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視頻-其他>> BTV健康北京神秘的鼓包-疝氣

BTV健康北京神秘的鼓包-疝氣

byb.cn
[視頻-其他] 作者 :lili 日期:2013-10-25 10:37

    【byb.cn 】2013年10月15日,BTV《健康北京》欄目制作了一期節目:神秘的鼓包。邀請到了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醫師陳杰做客節目現場,為您介紹什么是疝病? 哪些人群易發生疝病?出現疝病應該選擇哪種治療方法呢?敬請關注本期節目~

 

  名詞解釋

 

  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俗稱"小腸串氣" ,有臍疝、腹股溝直疝、斜疝、切口疝、手術復發疝、白線疝、股疝等。疝氣多是因為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過肥、用力排便、婦女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引起。

 

  病因:

 

  疝氣的形成和患者的體質有著很大的關系,多是由于咳嗽、噴嚏、用力過度、腹部過肥、用力排便、婦女妊娠、小兒過度啼哭、老年腹壁強度退行性變等原因,腹腔內產生負壓,導致腹腔內氣壓增大,迫使腹腔內的游離臟器如:小腸、盲腸、大網膜、膀胱、卵巢、輸卵管等臟器見孔就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點或缺損、孔隙進入另一部位。


   疝氣的癥狀最主要的是在腹股溝區,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嬰兒多系母親在換尿布時發現,較大的小兒則多于入浴時或健康門診時發現的。引起腫塊出現的誘因是腹壓的上升,最常見的原因是哭泣,其他的還有咳嗽、排便、排尿等。較年長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誘發腫塊的出現,腫塊可能只見于腹股溝區,有些則會到達陰囊或陰唇。當病兒安靜或睡眠時,則忽隱忽現。腫塊系由腹腔內的器官脫出到疝氣袋所形成,脫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退回去時常會伴有咕嚕咕嚕的雜音,其他如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女性則以卵巢脫出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較硬且多半有壓痛的腫塊。
 
  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之外,有些小孩會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現象,也有些可能會變得易哭、不安等。陰囊疝氣太大則會引起行動的不便。
 
  中醫則認為,疝氣的發病原因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肝氣郁滯憂思、憤怒、情志不舒、氣機不暢、氣竄于少腹而發病。
 
  2、寒濕內停久坐寒濕之地,或雨淋受寒;致使寒濕之邪侵襲肝經,而發病。
 
  3、中氣下陷強力舉重,房勞過度、傷于正氣,致使氣虛下陷患于少腹,或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或老年人肝腎虧虛、筋脈松弛、或因脾胃虛弱、中氣下陷、升提失職而發病。
  

  癥狀:

 

  1、小兒疝氣癥狀:小兒疝氣通常在小兒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干結時,在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小兒疝氣還會影響小兒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癥狀。患有疝氣的小孩還會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現象,也有些可能會變得易哭、不安等,多數在兩到三個月時被發現,也有遲至一至兩歲才被發現。又由于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可因疝氣的擠壓而影響小兒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
 
  2、成人疝氣癥狀:成人疝氣主要表現在腹股溝區,可以看到或摸到腫塊。站立、用力、咳嗽時出現,平臥時可消失。腫塊突出時,用于向上輕輕推擠有輕微阻力感隨即很快消失。有時同時聽到咕嚕聲。此外,腫塊突出時病人有下墜感,伴有脹痛或牽扯性腹痛。由于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成人疝氣患者則易導致性功能障礙。
 
  3、老年疝氣癥狀:老年疝氣比較特殊,多由老年人體質弱造成。老年疝氣脫出的器官以小腸居多,因此摸起來感覺柔軟,退回去時常會伴有咕嚕咕嚕的雜音,而大腸、闌尾、大網膜等亦可能脫出。老年疝氣發生后老年人還會出現腹痛腹脹、便秘、抵抗力減弱、營養不良、消化不良等癥狀。[1]

 

  分類:

 

  水疝-水疝分為睪丸鞘膜積液和精索鞘膜積液。同時分為交通性與非交通性兩種。
 
  癥狀:逐漸增大,按壓不可消失,無痛感。

 

  小腸疝-小腸疝分為直疝、斜疝、股疝、臍疝、白線疝、嵌頓疝、絞窄疝、切口疝、狐疝等。
 
  一般癥狀:站立時突出,仰臥后消失,按壓即可回入腹腔。但嵌頓疝、絞窄疝則有疼痛感且很難推回腹腔。小腸疝若任其發展極易發生粘連和嵌頓,因此應及早接受治療。

  血疝-血疝為靜脈曲張,造成陰囊下墜,睪丸墜漲不適等,逐漸增大。觸摸柔軟彈性好。


  疝氣類型:

 

  腹股溝疝氣:此類疝氣可能出現、發生在任何年齡,但高峰發生在初期的童年時期,80%~90%發生在男性(腹股溝斜疝),腹股溝直疝多為老年人。

 

  腹壁疝:這類疝氣主要發生在肚臍周邊部位,婦女疝氣患者主要占多數。多數發生在20~50歲之間。
 
  病因和發病:
 
  1.腹壁疝是腹腔臟器連同腹膜經腹壁薄弱處或孔隙突出而致。各種年齡均可能發生。以腹股溝疝(大腿與腹部交界處)最多見。其他還有股疝、臍疝、白線疝、切口疝等等正常人腹壁上有一些薄弱的區域,如腹股溝管、股環。加上有的人腹壁某一部位發育有缺陷,如臍環閉鎖不全、腹白線缺損等。還有手術切口、外傷造成的腹壁損傷,老年肌肉萎縮造成腹壁肌肉薄弱等是發生腹壁疝的先決條件。

  

  2. 腹內壓力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難、嬰兒經常啼哭、舉重、嘔吐等使腹內壓增高將腹腔臟器經腹壁薄弱處擠出一個小口袋狀稱疝囊。絕大部分臟器可以回入腹腔稱可復性疝,有的則須輕揉才能回復。有的腹壁缺口較小,而用力擠出的腹腔臟器不能回復稱嵌頓疝;有的壓迫了血管,僅突出的臟器缺血稱為絞窄性疝。絞窄性疝能造成突出的臟器環死。突出物如是腸管則可造成腸梗阻、腸壞死、穿孔、腹膜炎等。也可從腹壁穿破形成糞瘺。疝形成后,隨著臟器反復突出則疝囊逐漸擴大。


   癥狀表現:
 
  患有腹壁疝的患者首先會在腹壁發現包塊突出,有的可下降入陰囊內使陰囊增大。站立、用力、咳嗽時出現,平臥時可消失。包塊突出時,用于向上輕輕推擠有輕微阻力感隨即很快消失。有時同時聽到咕嚕聲。此外,腫塊突出時病人有下墜感,伴有脹痛或牽扯性腹痛。如發生疝嵌頓或絞窄則出現腹痛,腹脹等腸梗阻癥狀和體征。
 
  治療方案:
 
  疝是不能自愈的,早期或有輕度癥狀時,患者會感到疼痛,下腹墜脹,消化不良和腹瀉等癥狀。病情不斷發展后,由于腫塊墜入陰囊,會造成活動及行走不便。嚴重者會發生嵌頓,如不及時處理,會造成腸壞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要采取及時的治療措施,手術治療是最佳方式。

 

  臍疝:發生在肚臍,肚臍內部呈圓環凸起。臍疝10%~20%發生在嬰兒、兒童,其次成年女性比較常見。

 

  陰疝:男士發生在陰囊部位,產生陰囊墜脹,嚴重時明顯腫大,行走極為不便。女性發生在卵巢部位,使得下身明顯腫大,伴有墜脹疼痛感。

 

  切口疝:(腹壁切口疝*會陰切口疝)此類疝氣發生早先原外科手術切口創傷疤痕部位。切口疝可能發生在疝氣手術后幾個月或幾年后。

 

byb.cn
BTV《健康北京》
byb.cn
主持人:佳璇
byb.cn
本期做客醫生:北京朝陽醫院疝和腹壁外科主任 陳杰
byb.cn 
byb.cn
患者(陳女士)講述自己膽囊手術后鼓出的神秘小包
byb.cn
嘉賓介紹什么是"疝氣"?
byb.cn
陳主任分析:筋膜缺損易導致疝病發生
byb.cn
陳主任提醒:疝病不治容易引發腸梗阻
byb.cn 
陳主任教大家簡單判斷有無疝病的方法
byb.cn
具體分辨方法:只要平躺鼓包能自行回去,走起來又自主出來
byb.cn
陳主任介紹:傳統疝氣手術創傷大,且復發率較高
byb.cn
傳統手術與新技術疝氣手術對比
byb.cn
陳主任稱:新技術創傷小,當天就可以出院
byb.cn
現場觀眾互動
byb.cn
陳主任介紹:疝氣帶治療方法可能會加重疝病
byb.cn
陳主任提醒:治愈疝氣沒有靈丹妙藥
byb.cn
陳主任提示:粘連劑不靠譜,稍不慎腸梗阻
byb.cn
病人對于疝病難以啟齒,往往會延誤治療
byb.cn
另外,糖尿病患者會影響傷口愈合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