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種率下降或致感染率回潮

疫苗不會導致疾病,不打會付出更大代價
記者:疫苗會導致自閉癥或其他疾病嗎?您怎樣看“不打疫苗更健康”的說法?
賈繼東: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接種疫苗是目前最經濟有效的健康措施之一,每年可預防200萬—300萬人口死亡。針對在民間和網絡上流傳的一些對疫苗的誤解,世界衛生組織在其官方網站上進行了澄清。1998年的一項研究引發了人們對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與自閉癥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的關切,這項研究后來被證實是嚴重錯誤的,發表該研究論文的雜志也對論文實施了撤回。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與自閉癥之間存在關聯。
不打疫苗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其實,疫苗與免疫系統相互作用產生的免疫反應與通過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類似,但疫苗不會導致疾病,也不會使接種者受到潛在并發癥的威脅。相比之下,通過天然感染獲得免疫可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記者:最近發生的乙肝疫苗事件對疫苗接種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賈繼東:中國疾控中心的最新調查發現,701名兒童家長中將近30%的家長對預防接種產生猶豫;另有20%左右的家長,不想帶孩子去接種。衛計委對10個省份開展的監測則顯示,2013年12月乙肝疫苗的接種率下降了30%,其他種類的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下降了15%。可以想見,如果乙肝疫苗接種率持續降低,中國嬰幼兒的乙肝感染率也可能出現回潮。截至目前,還缺乏根治乙肝的辦法,目前醫療手段只能減少或延緩發展為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后果。
1974年,英國有報道稱接種全細胞百日咳疫苗后發生36例神經系統反應,電視新聞持續報道導致接種工作中斷,接種率從81%大幅下降到31%,百日咳疫情流行隨之而來,發病率由接近1/10萬上升至200/10萬。受此影響,日本嬰兒百日咳疫苗接種率從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1979年日本百日咳疫情流行,出現1.3萬余病例、41人死亡。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