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口味重提防結直腸癌

【byb.cn 】(來源:四川在線)2月4日是"世界癌癥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在3日發表了《全球癌癥報告2014》,研究稱2012年全球癌癥患者和死亡病例都在增加,新增癌癥病例有近一半出現在亞洲,其中大部分在中國,中國新增癌癥病例高居第一位。成都新世紀肛腸醫院劉軍主任介紹,因為川人口味重、好麻辣,導致結直腸癌在四川發病率較高。
"這其實與四川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日前,劉軍醫生向記者介紹,食物中動物脂肪和蛋白質的比例越高,運動量越小的人,其發病率也就越高。
口味重讓川人腸癌高發
劉軍醫生表示,人們如果過多食入動物脂肪和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增加腸道對毒素的吸收,從而容易導致癌癥發生。而少于運動的人,其腸道蠕動也會減緩,同樣會讓毒素長時間與腸內黏膜相接觸。加上川人口味重、好麻辣,麻辣的食物對消化道刺激比較大,容易引起慢性炎癥,這些都是導致腸癌的誘因。
劉軍表示,年過40歲以后的人群,誘發腸癌的途徑主要有兩條,就是腸道息肉和潰瘍。他建議:人一到40歲后,就應該做一次腸鏡。若結果顯示為陰性,日后沒有不適感,又不屬于高危人群的,可在三五年后再做一次。劉軍介紹,腸鏡檢查并不算復雜。目前新世紀采用的韓國無痛肛門鏡進行檢查,即可通過電子攝像探頭將腸黏膜的圖像放大數十倍,對黏膜病變的性質進行組織學定性分析,檢查全程只需 5-10分鐘。
患腸癌易被誤認為痔瘡
"結直腸癌和痔瘡癥狀最大的相似之處就是大便帶血,但如果能掌握兩者一些基本特征,還是能夠區別清楚的。"劉軍說。
首先,結直腸癌的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黏液血便,血色暗紅,通常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如果腫瘤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結直腸癌約80%有便血。但痔瘡便血常見的是鮮紅的血,不與糞便相混而是附于糞塊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后的滴血,嚴重的呈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除此以外,痔瘡不會引起排便困難,尤其是大便變細,即使是痔核脫出,也只表現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不愿用力解大便,一旦水腫及炎癥消退后,立即恢復正常。而結直腸癌的患者,早期即可出現排便困難,大便變細,伴有腹部膨脹,陣發性腹痛,有時甚至可感到腸子的叫鳴音,癥狀一旦出現,一般不會自行緩解,且常呈進行性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結直腸癌患者體內的腫塊往往不會縮小,只會逐漸長大,呈菜花樣,淡紅色,觸之易出血;而痔瘡水腫所出現的腫塊往往是光滑的,呈暗紅色或暗紫色,觸之不易出血。最后,結直腸癌晚期有時會因為腫瘤侵犯了周圍組織而表現出相應的癥狀,如侵犯了膀胱,可引起尿頻,骶前神經被侵犯后會出現劇烈持續的疼痛,如移到肝臟,可出現肝腫大、黃疸,并有貧血等現象,而痔瘡就不會有這些表現。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