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大學生吃兩年麻辣燙患結腸癌晚期

【byb.cn 】(來源:當代生活報)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來了一名"特別"的病人,年僅20歲的大學生王某因腹痛入院,經檢查確診為結腸癌晚期。醫生詢問發現,王某在讀書的2年時間里,幾乎天天以麻辣燙為主食。

無獨有偶,在2013年也有媒體曾報道,一高校男生吃過麻辣燙幾十分鐘后,臉頰突然出血,隨后嘴唇干裂出血不止,到診所治療打針,誰知針孔也成了新增出血口。
很多看到這新聞的人都對麻辣燙產生了不同程度恐懼感。記者在走訪調查中了解到,大部分市民是因為圖方便而選擇麻辣燙的,市民小楊是一名在校大二學生,因學校的小賣部也有麻辣燙,圖便利他晚上經常喜歡吃牛雜、青菜等麻辣燙當夜宵;而市民小韓則表示,自從上大學以來,麻辣燙因簡單又方便,還有多種選擇成了她的最愛,同時她也向記者咨詢吃麻辣燙要注意什么、經常吃麻辣燙是否真的可致結腸癌等問題。
建議:最好少吃麻辣燙
從事腫瘤臨床工作40余年、現任廣西總醫院腫瘤治療基地主任醫師的韓守華介紹,每天吃麻辣燙,可能是誘發患上結腸癌的因素之一。韓守華醫師是這樣認為的,首先,街邊麻辣燙常常是滿滿一鍋,如果沒有燒開、燙熟,一些羊肉、牛肉、豬肉等就會藏有絳蟲病,尤其是豬肉,這些寄生蟲卵就不會被徹底殺死,食用后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最好是肉類和蔬菜不要放在一塊,如果麻辣燙湯水煮不開肉類就煮不熟,如果煮太久了會破壞蔬菜的營養;其次,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最高只能耐受50℃至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導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因為人每天都要進食,一旦黏膜出現損傷后,就難治愈,如果這些炎癥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會慢慢發展成為胃潰瘍。最后,火鍋湯久沸不止、久涮不換,肉類、海鮮中所含亞酸胺多溶于湯中,產生大量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一般情況下,很難感覺得到,時間一久,很可能會誘發胃腸道惡性腫瘤。
韓守華醫師介紹,從南寧人的飲食習慣來看,有的除了吃麻辣燙以外,還有的人喜歡吃魚生,魚生里面含有寄生蟲,這也是誘發肝吸蟲病的重要原因,他在臨床上就遇到不少這樣的患者。"市民應該少吃麻辣燙和魚生等一些攜帶病原體的食物。"韓守華醫生建議。
延伸閱讀
因吃麻辣燙而患上結腸癌晚期的王同學讓人感到惋惜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愛吃麻辣燙的"吃貨"心中的疑惑:什么是結腸癌?病發前有什么癥狀?不幸感染可以治療嗎?根據市民及網友的五花八門的問題,記者挑了幾個大眾廣泛關注的問題邀請韓守華醫師來解答,希望愛吃麻辣燙的您受用。
廣西是結腸癌的高發地區
據韓守華醫師介紹,結腸癌又被稱為"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發病率在我國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居消化道惡性腫瘤第3位。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而根據廣西總醫院腫瘤治療基地根據該院臨床數據統計顯示,結腸癌在35—7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為2:1,而廣西是高發地區。
同時,韓守華醫師介紹稱:"根據臨床經驗得出,因為結腸癌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所以往往不被市民已經就診者重視,有的時候還被誤診為其他疾病,現在在我們醫院住院的就有好幾個這樣的情況,一旦確診了,基本上都是晚期了。"韓守華醫師向記者透露,目前很多患者患上了結腸癌,早期并不明顯,但是在醫院中有一些癥狀,95%的患者都是被確診為結腸癌的,而只有2%的人能夠徹底根治。
據相關資料顯示,約有30%的患者在手術前已有B超或CT無法檢測的隱匿性肝轉移。結直腸癌肝轉移灶切除術是安全的,而且是有可能提高已經轉移患者生存率的治療方法。但是只有很少的一部分(10%-20%)適合手術切除,且其中70%術后復發。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韓守華醫師介紹,結腸癌與其他腫瘤比較,發展比較緩慢,轉移也比較遲,如果能夠做到對該病的早期檢查,可以更早地爭取早期做出正確地判斷。那么,結腸癌早期有什么癥狀呢?韓守華醫師說,直腸癌由于距肛門距離最近,及時的診斷并不困難,但很多病人由于對膿血便、大便習慣改變等癥狀認識不夠,很多錯過最佳診斷治療時機。當出現以下情況時,都應引起大眾的注意。
"首先,是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常為最早出現的癥狀,如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便中帶血、膿或粘液。一些臨床患者以腹瀉為最早表現。其次,腹痛也是早期癥狀之一,常為定位不確切的持續性隱痛,或僅為腹部不適或腹脹感,出現腸梗阻時則腹痛加重或陣發性絞痛。第三,腹部腫塊多為瘤體本身,有時可能為梗阻近側腸腔內的積糞。此外,腸梗阻癥狀多以低位不完全性腸梗阻為主,腹脹、腹痛、便秘為主要表現,當完全梗阻時,癥狀加重,表現為腹部脹痛并陣發性絞痛。第四,全身癥狀,由于慢性失血、腫瘤潰爛、感染、毒素吸收等,病人可出現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尤其是右半結腸癌,很多病人以貧血、消瘦為主要原因就診。"韓守華醫師詳細地說道。
不僅如此,韓守華醫師介紹:"目前,結腸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同時聯合化療、放療等降低手術后復發率,提高生存率,所以術后也較好。早期病人的五年存活率較高,而晚期比較低。所以,有早期病癥就要早期檢查。"
麻辣燙沸騰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
韓守華介紹,多數腫瘤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所致,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經常吸煙、常喝很熱的濃茶、常熬夜、憋大小便、偏吃肉食、長期吃霉變及不潔食物等。因此他建議廣大愛吃麻辣燙的"吃貨"們:"麻辣燙湯水沸騰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鍋煮的時間越長,亞硝酸銨的濃度也就越高,鍋底最好不要放酸菜和海鮮。"
此外,韓守華醫師建議,市民平時應該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水果。"人們對纖維素不像食草動物能直接消化、利用。可是腸道內的細菌可把纖維素中的一部分分解而被人類吸收、利用。食物中的纖維素吸收水分性能好,使糞便保持一定量的水分。避免大便干燥,對便秘、痔瘡等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比如說可以多吃一些梨、香蕉、蘋果等。因為纖維素使腸管蠕動加快,減少了腸道中致癌物質的停留時間,減少了發生腸癌的危險。"韓守華還介紹,纖維素廣泛存在于粗糧、麩皮、蔬菜纖維之中,芹菜、韭菜、木耳等都是防癌的好食品。
小貼士
食用麻辣燙,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在營養平衡方面達到較好的效果:
1.新鮮蔬菜和肉丸、腸片、蛋類等的比例達到2:1,促進酸堿平衡。實際上,這一點很容易做到。
2.增加食物品種,多選平日不常吃的蘑菇、海帶、豆制品等食物。
3.少放一點鹽和味精,辣椒也要適量。
4.用芝麻醬替代紅油或香油,增加鈣的攝入量。
5.放些有殺菌作用的蒜汁和醋,或者吃點生大蒜,幫助預防腸道感染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