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武漢一女體內竟然挖出活的蜱蟲

華科三學子被蜱蟲咬傷
近來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多個學生QQ群里,常見關于謹防蜱蟲叮咬的提示。據了解,近日該校有3人遭受蜱蟲叮咬,其中兩人是在校內被咬的。
據介紹,三名學生在就診前分別去過學校東操場、喻家山及校外的森林公園。其中一人為了踢球,把衣物隨意放置在東操場的草地上,踢完球后直接拿起來穿上身,結果遭到蜱蟲叮咬。幸運的是,三名學生在就診時都沒有出現(xiàn)全身癥狀,在校醫(yī)院做簡單處理后,又轉至協(xié)和醫(yī)院做進一步治療。目前三人狀況良好,生活正常。該校醫(yī)院楊醫(yī)生表示,她在校醫(yī)院工作十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遇到蜱蟲咬人的病例。
據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孫鵬博士和武漢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介紹,他倆從未接診過在武漢市內被蜱蟲叮咬的病人。近年來蜱蟲咬人多發(fā)生在山區(qū),在武漢市區(qū)發(fā)生的還未聽說過。
女白領被迫挖肉取蟲
相對三名學子,43歲的胡女士就沒這么幸運了。去爬山游玩歸來后,她被一只蜱蟲叮了幾天才發(fā)覺,前天不得不做手術。
胡女士在一家公司上班,端午小長假第一天和同事去神農架爬山。當晚她用手摸到后腰上有個圓圓的小包,大約有小指甲蓋大小,她請同事幫忙瞧瞧,同事看了說“是個黑痣”。

圖為:從胡女士肉中取出來的蜱蟲
回到武漢后,胡女士一直納悶,怎么平白多了這么大一顆痣?她甚至猜測是不是得了黑色素瘤,便讓老公細細看。老公舉著手電筒照了半天,突然驚叫:“這東西是活的!”胡女士嚇得差點直接暈倒。
6月2日一早,胡女士趕到武漢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求治。醫(yī)生檢查確認,這顆活的“黑痣”就是蜱蟲。蜱蟲的頭部和兩只“腳”已經深深埋入她的皮膚,周圍的皮膚組織已經出現(xiàn)感染和紅腫,如果放任不管它會越鉆越深。
急診科主任艾芬介紹,在充分考慮了蜱蟲的特點和危害后,當天醫(yī)生花了2個小時為胡女士做了擴創(chuàng)取異物切除術,小心挖除部分感染組織,蜱蟲取下來時還是活的。隨后胡女士接受清創(chuàng)消毒,縫合傷口后平安回家。
萬一被咬別用手拔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治所專家熊進峰介紹,蜱蟲喜歡找刁位置叮咬,一般選擇皮膚較薄、不易被搔撓的部位,如人的頸部、耳后、腋窩、大腿內側等。
在叮咬人時,它散發(fā)一種麻醉物質,然后將頭、螯肢埋在人的皮膚內吸血,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腫、急性炎癥反應,還可引起繼發(fā)性感染。有些蜱蟲在叮刺吸血過程中,其唾液還會分泌神經毒素,可導致人的運動性纖維傳導障礙,引發(fā)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熊進峰說,蜱蟲咬人后,必須盡快取出,若任其叮咬,輕者數(shù)年內遇陰雨天氣,患處便瘙癢難忍;重者,高燒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起類似流感或登革熱的出血熱及腦炎。
他特別強調,一旦被蜱蟲叮咬,千萬不可生拉硬拽、強行拔除,也不能用手指將其捏碎。應該用酒精、煤油、松節(jié)油涂在蜱蟲頭部,或在蜱蟲旁點蚊香,把蜱蟲“麻醉”,讓它自行松口;或用液體石蠟、甘油厚涂蜱蟲頭部,使其窒息松口。
武漢市中心醫(y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還指出,也有人在被蜱蟲叮咬后沒有任何癥狀,但這樣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發(fā)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一個多月。
四類人要防蜱蟲
熊進峰介紹,蜱蟲一般活躍在夏季,武漢入夏早,一般5月份蜱蟲就開始活躍了。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艾芬主任指出,常遛狗、愛釣魚、喜野外游玩者及兒童等四類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防蜱蟲,因為他們經常在上述地段游玩。熊進峰表示,如果去草地、樹林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涂羅浮山百草油或是驅蚊液,盡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
如果要進入已知的有蜱地區(qū),最好穿防護服并扎緊褲腳、袖口和領口。外露部位要涂擦驅避劑(避蚊胺、避蚊酮、前胡揮發(fā)油),或將衣服用驅避劑浸泡。離開時應相互檢查,切勿將蜱蟲帶回家。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