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本站>> 從男孩乳房發育談雞肉與激素

從男孩乳房發育談雞肉與激素

byb.cn
[本站] 作者 :大道至簡 日期:2009-5-25 13:32
【分頁導航】


        那么愛吃雞肉,怎么會和男孩的乳房發育聯系在一起呢?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就是,男孩子如果乳房發育,一定要靠體內雌性激素的刺激才行,可小剛完全是一個正常的男孩,體內怎么會有這么多的雌性激素呢?我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上網瘋狂搜索一番,找到這樣一篇報道:


哈爾濱發現肉雞抗生素激素殘留過量

http://www.cnpharm.cn/www/yyb/yyb_view.jsp?pp_id=42454



        據《中國醫藥報》2005年4月11日報道,哈爾濱市衛生監督所一項檢測研究表明,目前該市大多數養殖戶存在在飼料中添加國家規定不允許使用的抗生素、激素的現象,肉雞土霉素檢出率高達66.7%,己烯雌酚檢出率為20%。這一結果提示,藥物在動物體內殘留過量,轉移到人體后會給健康帶來難以估量的危害,導致人體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


  哈市衛生監督所對該市近郊的30個肉雞養殖戶養殖的肉雞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在雞肉及雞內臟中均發現土霉素的殘留,檢出率為66.7%;而激素己烯雌酚的檢出率則為20%。抽查中發現,畜禽養殖戶所用的抗生素還有慶大霉素、環丙沙星、氧氟沙星、諾氟沙星、青霉素、鏈霉素、氯霉素等。土霉素使用率最高。


  激素除常用的己烯雌酚外,一些養殖戶還用黃體酮、丙酸睪酮、苯甲酸雌二醇等,但所調查的30個養雞戶,無一戶承認在飼料中添加了這些國家規定禁止添加的激素。
  哈市衛生監督所副主任醫師張莉,在分析畜禽養殖業濫用抗生素、激素的原因時說,一是目前我國對禽類養殖行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二是禽畜養殖人員素質較低,缺乏衛生知識及守法意識。
(衣曉峰)


        那什么是己烯雌酚呢,它到底對人體產生什么作用呢?


  己烯雌酚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作為類雌激素藥物廣泛運用于口服避孕,以及防止流產。它可以促使女性性器官及副性征正常發育,使子宮內膜增生和陰道上皮角化,減輕婦女更年期或婦科手術后因性腺功能不足而產生的內分泌功能紊亂,增強子宮收縮,提高子宮對催產素的敏感性。


  像臭名昭著的沙利度胺(反應停)一樣,己烯雌酚剛一問世就受到大量的歡迎。許許多多的人不用再擔心孩子的出生,以及孩子的無法出生。然而,也正如沙利度胺一樣,當時人們完全沒有認識到它的危害性。


  直至大量使用己烯雌酚的那一代女性的孩子出生之后,問題發生了,而且在他們青春期之后更加集中嚴重表現出來:


  服用過己烯雌酚的人生下的女孩,其陰道和宮頸細胞都有不同程度的病變。研究表明,陰道透明細胞腺癌近幾年在少女和年輕婦女中的發病率有增加趨勢。據調查,這些病人在出生前就受到過己烯雌酚的影響。胎兒期接觸過己烯雌酚的婦女,年齡到24歲時患本病的累積危險性是0.14%~1.4%。還有相當多的人有子宮頸和陰道的良性組織改變,稱為腺瘤病。通過對胎兒期接觸過己烯雌酚的婦女常規檢查發現,約有1/3的人有上述異常。


  在胎兒期接觸過己烯雌酚的男性中,生殖系統異常的發生率也很高,4.33%有睪丸異常,3%睪丸發育不全,2.1%有隱睪歷史,1.1%睪丸硬結。這些病人與相同年齡組、在胎兒期未接觸過已烯雌酚的人相比,睪丸異常的發生率有顯著增加。病人的精液檢查表現為精子計數減少和精子活力下降,從而說明病人生育力的損害可能是應用己烯雌酚治療后的另一個后果。


  這些病例,我們稱之為"DES綜合癥”。


  同時,懷孕期間服用己烯雌酚還可造成胎兒畸形,使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化,出現尿道下裂、附睪、睪丸和精子異常,甚至引起腦積水、腦脊膜膨出等。同時,對孕婦還可能造成肝臟和腎臟的損害,使哮喘的發病率明顯上升,還可能促使膽汁中的膽固醇飽和而形成結石,誘發胰腺炎和血栓栓塞性疾病。


  這時人們才發現,己烯雌酚是一種環境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后會干擾人的內分泌,誘發生殖器病變與腫瘤。


  可是,就像歷史上許許多多的"藥品事故”,想要彌補時,為時已晚。


        既然肉雞體內殘留有己烯雌酚等激素,但為何這類肉雞仍然還會大行其道呢?下面來看一下 2007年7月26日新華社的一篇報道:用激素喂肉雞催肥快長不現實易導致死亡率增加,農業部表示禽類產品經檢疫合格后可放心食用。

http://www.cqwb.com.cn/cqwb/html/2007-07/26/content_23431.htm

         
  昨日15時,農業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及相關制度建設,并回答記者提問。


  有記者問:有報道說采用抗生素、安眠藥、激素等一些科學飼養方式,飼養過程從200天一下子縮短到40天,請問這種說法是否科學?


 

  農業部獸醫局巡視員李金祥回答說,這種理解是一種錯誤。他說,家禽的飼養和植物是一樣的,實際決定飼養周期和生殖周期長短的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其中,肉雞生長變化,遺傳因素占到85%到90%,其他因素只占到10%到15%。


  李金祥表示,一般有養雞常識的人都知道,肉雞在飼養過程中不但不能過量使用激素等藥物刺激生長,在飼養過程中還要適當控制雞的生長速度。如果添加藥物或者激素來促進生長,會導致雞的死亡率增加,所以使用激素促進肉雞的快速增長,這種說法是很不現實的。


  他表示,相對肉雞快速育肥、飼養土雞生長較慢的情況,近20多年來,我國在發展現代家禽養殖業中引進了肉雞"三系”、"四系”配套生產技術,家禽業跨入了現代養雞的大國行業,用這種方法養殖出來的肉雞出欄快。


  他透露,肉雞在飼養過程中可以加一些防病藥物,但對藥物使用有嚴格規定。經過這幾年監測表明,我國的家禽產品獸藥殘留超標率明顯低于國際水平。

 

  針對是否有病死雞進入食物鏈的提問,李金祥表示,從家禽飼養過程來看,一部分禽只的死亡是正常現象,主要有三個階段:一是雛雞階段。二是由于防疫不到位和飼養條件的問題,也會造成部分死亡。三是在運輸的過程中,由于長距離運輸,一些家禽由于擁擠、應急反應等,還會有一些死亡。


  李金祥表示,針對病死的家禽,各級獸醫部門和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據動物防疫法,要求對病死家禽不宰殺、不食用,凡是經過檢疫,在正規渠道購買的家禽和家禽產品,廣大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希望媒體和民眾積極舉報病死家禽進入市場的情況。


         同樣還有一篇報道令人關注,這就是給洋快餐供貨的供應商的一番表態:
http://www.henannews.com.cn/newcnsnews/325/2008-10-11/news-325-118237.shtml


        中新網河南新聞鄭州2008年10月8日電 (記者 王中舉)   長期以來,消費者一致認為:肉雞長的快是因為飼養過程中的飼料添加了激素,2008年9月下旬,河南永達食業集團總裁王光燦記者采訪時表示:肉雞長得快并非激素所致要。


  "肉雞不用激素照樣可以長的快”王光燦說,"主要決定于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為肉雞的品種和肉雞的基因;第二為用飼料要講究蛋白平衡、營養平衡、各種微量元素平衡;第三是取決于現代化的養殖技術,如果這三方面做的到,1.8到1.9市斤的飼料就可以長1斤肉,肉雞在42—-45天即可長到2公斤。”


  永達集團公司是麥當勞、肯德基等國際快餐連鎖企業的"十大供應商”,產品出口日本、韓國、南非、中東、香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全國食品行業同時擁有"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出口免驗產品”、"中國名牌農產品”、"中國馳名商標”這四個國家級重量品牌的唯一企業。


  河南永達食業集團總裁王光燦的說法得到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駐廠檢查員李磊的證實。


 
        大家看到了吧,官方對肉雞40天就出欄的解釋是品種問題,并且沒有激素一說。但是這個觀點和前面《中國醫藥報》的觀點不是矛盾了嗎?為此,我上網又進行了大量的搜索,但是我發現很多的報道沒有價值,或者可能被和諧掉了。但是,我們發現了很多有識之士,已經將美式洋快餐,列入了抨擊的對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