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制氧機讓糖尿病傷口不愈成歷史

然而現在,只要有一個手機大小的設備,一端連接在久治不愈的外傷傷口上,就能幫助傷口較快痊愈——新民網記者今日(9日)從上海交通大學燃料電池研究所曹廣益教授、胡鳴若副教授團隊獲悉,這種新開發出的便攜式"傷口治療儀",已經在臨床中給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有望書寫傷口治療的新篇章。
"微氧醫學"挑戰久治不愈外傷
小小一個傷口,卻總是無法愈合、甚至不時隱隱作痛…一份資料顯示,我國外科住院患者中,因難愈性的皮膚慢性損傷或潰瘍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約占1.5%,其中糖尿病潰瘍占36%,且比十年前增加了6倍。
"醫學上常用高壓氧艙幫助傷口愈合,但高壓氧艙設備巨大使用不便,并且有一定風險。"有沒有一種醫療手段,有高壓氧艙的療效卻沒有高壓氧艙的缺陷?一次小小的實驗室意外給了曹廣益、胡鳴若團隊意外的啟發:
在一次實驗中,一位團隊工程師誤操作燃料電池,導致從電池中冒出了微量的連續氣泡。這個不經意的"誤操作"產生的"氣泡",引起胡鳴若的注意。他通過測試分析,確定了這種微量的氣泡是高純氧,而經過反復實驗,發現新能源技術逆向使用后,確實可產生微流量、可控的氧氣。
"高純氧在很多方面可以用到,高壓氧艙可以治療燒傷等,說不定這個微氧也能進行傷口治療。"于是團隊們開始進一步查找資料,發現國內外大量的生物醫學基礎理論研究都表明,氧氣在傷口恢復的各個階段都起了重要作用,而缺氧是目前難愈合傷口的重要病因之一,但現有氧療設備(如高壓氧艙)由于體積龐大、不能控制形成微流量氧氣,所以只能間斷性治療,即現有氧療技術在傷口治療中"未盡其效"。
經過一番調查后,胡鳴若、曹廣益提出了新的構想:開發一種便攜式的微氧發生器,讓有傷口的人戴在身上、24小時連續使用進行傷口治療,讓氧療技術能"盡其療效"。于是,一個小小的實驗意外,成了一個創新的開端。
"局部氧艙"帶來神奇療效
科研團隊告訴記者,實際上,科學家早已證明,表皮傷口的愈合需要一定的氧氣,濃度95%以上的純氧對傷口愈合最為有益,"在實踐中,燒傷病人等大面積創傷的病人都會以高壓氧艙作為輔助治療的手段。但高壓氧艙體積巨大,空氣中氧氣含量不過21%,便攜式傷口治療儀就很好地克服了這兩個弱點。"
新民網記者看到,通過五代開發,面向市場推出的便攜式治療儀不過手機大小,可隨身攜帶,能夠24小時不間斷地以每小時3毫升的流量向創面提供95%以上的純氧,形成與傷口面積相同的"局部氧艙",并可保持傷口濕潤,通過臨床驗證,對于慢性傷口具有非常好的療效。
記者了解到,今年3月下旬,傷口治療儀正式獲得江蘇省藥監局的批件,拿到了"市場準入證"。目前,傷口治療儀已在江蘇、上海、廣東和山西的多個醫院開始使用;而僅僅在山西省的72例臨床試驗中,傷口治療儀取得了100%治愈的好效果。
"目前在全世界,‘微氧醫學‘還是一個新概念。"但胡鳴若的科研團隊對微氧傷口治療的前景仍充滿信心,"除了各種原因的大面積外傷,傷口治療儀還有望在更廣泛領域發揮作用。"
據透露,團隊的近期目標是,把治療范圍拓展到鼻竇炎、眼部炎癥和水腫、外耳中耳炎癥、陰道炎、竇道和瘺管、牛皮癬等更多疾病的治療,并且希望在將來能夠在癌癥和體內其他疾病的治療中發揮更大作用。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