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胃潰瘍被當胃癌切胃脾胰大部

患者金先生今年65歲,因長期背部疼痛,7月17號來到寧波市第一醫院就診。
7月25號,金先生進行了胃鏡檢查,醫患雙方的糾紛也從此開始。院方出具的電子胃鏡檢查報告單顯示,患者背痛三年,胃體見“巨大潰瘍”,內鏡診斷為“胃CA(癌)?伴胃滯留。” 寧波市第一醫院醫務科陳主任說,醫生憑經驗認為患者這個“巨大潰瘍”可能是惡性腫瘤。
陳主任:胃鏡做出來這個腫瘤比較大,當時我們考慮是胃癌,惡性腫瘤,因為并沒有拿到病理,我們醫生胃鏡憑肉眼、憑經驗考慮了這個是胃癌,打個問號。
聽到父親可能得了胃癌,金女士一時慌了神,而且,父親已經發生了胃穿孔,必須做急診手術,否則有生命危險。手術之前,醫生和患者家屬進行了溝通。
金女士:就說胃癌嘛,要把整個胃切掉,當時我們也不知道他要切脾和胰臟,就說可能要切四分之三的胃。因為你現在是胃癌晚期,然后他說我進去會看一下,能夠做干凈一點就做干凈一點,盡量不做第二次手術。
據了解,當時主要有兩種方案,一種是用引流管進行簡單手術,這種保守治療的方案病人要進行二次手術,而且感染的可能性比較大;第二種方案就是“胃癌擴大根治術”。主刀醫生和患者家屬都傾向于后一種方案。
手術記錄顯示,手術時間是7月25號傍晚5點50分,術前診斷是“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賁門癌伴穿孔?”這個以胃癌來操作的手術,長達6個多小時,過程中并進行手術切片檢查,切掉了患者的全胃、脾臟和胰腺體尾。
陳主任:因為穿孔已經穿到了胰體尾部,胰體和脾臟都要拿掉,第二個腫瘤這塊,胃也拿掉了。
手術并不能說成功,患者術后四進ICU搶救,并出現了大出血等并發癥,醫院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
金女士:按照醫生自己的說法,全胃切掉的話兩天就可以下地走路了,手術做的好的情況下,我爸爸已經一個多月了,而且出血出的這么厲害,手術做了三次了,ICU去了四次了。
更令金女士難以理解的是,這個從胃鏡、腸胃外科、到手術臺的所以醫生都認為是胃癌的癥狀,隨后的兩份病理報告都寫明:“賁門部見巨大胃潰瘍穿孔,直徑約5cm,未見瘤細胞。”
金女士:他說我是僅憑自己的感覺,做醫生做了這么多年,做了十多年外科了,我的感覺就是癌,所以我做了這樣一個重大決定。我當時也在懷疑他,問他切片什么的,他說晚上沒有做切片的,切片的都下班了。
也就是說,醫院一直把患者的病當作胃癌來操作手術,最后卻發現病人只是胃潰瘍。患者卻被切掉三個器官,并且至今仍在ICU治療。這起醫療糾紛發生之后,醫患雙方會以怎樣的態度處理?
這起醫療糾紛中,最大的爭議是醫院關于胃癌的判斷,而且手術中并未做快速切片檢查。寧波市第一醫院醫務科陳主任說,醫院已經盡了百分之百的努力,急診手術情況復雜,并不如擇期手術準備充分。在這種突發情況下,醫生更多的是依靠經驗。
陳主任:有幾個原因當時我們沒做(切片),一個是胃鏡,一個是急診,一個是夜間。另外,憑醫生的經驗,這么大的腫塊,我們還是考慮胃癌。
在患者家屬的強烈要求下,寧波市第一醫院已經將患者轉移到了南京軍區總醫院治療。陳主任說,這次手術到底醫院有沒有過錯,她希望等患者醫療終結后請第三方進行鑒定。目前,寧波市第一醫院已經墊付了患者的治療費用,她強調,救人第一要緊。
陳主任:你現在老爸生命危險了,我們救你老爸,你把對我們以前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或者有什么錯的地方暫時放在一邊,等你老爸治療結束以后我們完全可以第三方寧波市理賠中心甚至醫學會來鑒定,沒問題的。
陳主任說,醫院特別需要患者家屬和理解和配合。患者家屬金女士說,盡管醫患雙方曾經發生了幾次沖突,但患者家屬方面已經趨于理性。
金女士:我不會跟他大吵大鬧的,還需要接下來治下去的。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