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逢軍:今日10:29秋分 如何養生

一、節氣分析
秋分是全世界公認的比較大的節氣,因這一天太陽直射點直射赤道而使南北半球晝夜平分,白天與黑夜的長度相同,從這一天起,太陽的直射點越過赤道,向南半球移動,北半球的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北半球獲得的熱量更加減少,萬物應隨之進入收斂、閉藏,甚至休眠的狀態。南半球在這一天進入了春分,迎來了南半球萬物陽氣的全面生發。
二、時令分析
甲午年大運為“土運太過”,全年濕氣偏盛;統領下半年的在泉之氣為陽明燥金,下半年偏涼與燥;第五步氣主氣陽明燥金,客氣少陽相火。隨著四之氣主、客氣太陰濕土的離去,在下半年濕與燥的平衡中,濕漸弱,燥漸起。當令之氣是少陽相火,即小滿至大暑這段盛夏的氣候當令,跨越秋冬兩季,影響著深秋到初冬時節陽氣的斂藏,如同盛夏的行政長官光臨了秋冬季節的土地,強行推行夏季的氣候。
《黃帝內經》對甲午年五之氣“秋冬行夏令”的氣候對北半球包括人在內的生物的影響描述為:“五之氣,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即少陽相火當令時,暑季的氣候反而到來,陽氣從收斂潛藏轉為生發成長,萬物生長,草木繁榮。《黃帝內經》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源自火星(熒惑星)對地球的影響,“金火合德,上應熒惑、太白。”(《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故進入甲午年秋分后,氣溫未必高如夏季,但帶來的陽氣生長會使人感覺如夏,不像平素人們感到的秋冬時節那般蕭條與寒冷。
濕盛的年運、主涼的在泉之氣與盛夏的當令之氣同時影響五之氣的氣候,在濕、涼、熱的交織下,“民乃康,其病溫。”不同地域會對氣候產生不同影響,如:近內陸則偏燥,近水則偏濕,近華南地區則偏熱等等。人也會因為自身體質和臟腑失衡的不同,與氣候中的相應之氣同氣相求,如:虛寒者易受寒,躁熱者易受熱,津虧者易乾燥,等等。故甲午年五之氣的反季節氣候對人、動物和植物的破壞力極大。
第一,萬物收藏不利,泄了陽氣,破壞了其休養生息,削弱了來年的生發力量。
第二,對人的心臟破壞力較大。秋冬季節心氣收藏,以避寒邪。由于秋冬行夏令,“夏應心。”反常的氣候迫使心不得收藏,卻呈開放狀態,不僅泄了心陽之氣,而且秋冬的寒邪易乘虛而入。年高體弱之人和收藏不及的人此間心臟虛証的發病概率會急速增高。
第三,對肺氣虛的人不利。肺氣不足者會上氣不接下氣,心慌氣短,腿軟無力。
第四,對腎陽氣虛的人不利。因肺得不到氣候收斂的支持,無力養腎。“肺為腎之母。”母不養子,子必受損。一些人會腰部寒涼、疼痛,重者直不起腰來。“腎為喘之源。”一些腎陽過虛者會哮喘。
第五,對肝氣過盛者不利。由于這一時段肺收斂不利,金氣虧空,金克木不利,導致木氣反侮,出現木氣過旺,肝火熾盛,証狀或為暴發火眼,或為肝鬱,或為性情煩躁,等等。
第六,對脾胃不利。因腎陽不足,命門火無力化生脾胃土,消化系統疾病易出現;“木克土。”一些肝氣過盛之人會出現肝胃不和,如胸肋脹滿、不思飲食等証。
第七,一些動物會出現上述與人同樣的癥狀。如處理不當,或病或死亡。
第八,對草木不利。一些草木本已休眠,又會重新發芽,泄了明年生發的元氣。更可怕的是,草木剛發出芽,小雪之后氣候突然變得寒涼冷酷,使得一些草木,甚至一些大樹和成片的草地被凍死。小麥的收成也會受到影響。
三、養生要點
秋分節氣的時令養生,針對反季節的氣候,可從衣、食、住、行、情志等五個方面加以調養:
1.衣:深秋晝夜溫差大,注意及時更換衣服。早晚穿暖,儘量保護陽氣,避免濕寒傷陽;天熱時減衣服,避免熱而汗出,泄了陽氣。
2.食:禁忌溫補。忌食溫熱性食物,如:辣味(辣椒、胡椒、花椒、洋蔥、生蔥、生蒜等)、白酒、雞肉、羊肉、狗肉、帶魚、海參、人參、鹿茸等,尤其臉紅血熱之人以及身體有內熱的人。宜食用寒涼性食物,如:藕、荸薺、百合、海帶、冬瓜、茄子、芹菜等。虛寒者早起可適當少食桂圓、大棗等溫經補陽食物,不宜食用辛辣發散性食物及燥熱食物。每頓飯七成飽,尤其晚上要少吃,不餓勿吃。
3.住:亥初(北京地區北京時間21點,京外以此計算時差)睡覺最妙,遲不過亥正(22點)。卯初(5點)至卯正(6點)天亮即起最為合適。偏于氣虛體寒者活動至陽氣生發后如感覺疲累可睡回籠覺至自然醒。寅時自然醒者亦可起床,于屋內活動,待天亮后再外出。
4.行:堅持天亮外出,天黑回家。申初后十一臟腑陽氣收斂,亥初后藏于腎中。晚上劇烈運動使陽氣洩漏,偶爾為之容易突發心臟病猝死,難以施救,長期為之則體內陽氣匱乏,加速衰老。故晚上跳廣場舞等運動無異于慢性自殺。時令養生不建議晚上甚至夜間進行鍛煉。
5.情志:秋主收,是對自己的身心自律、自省的季節,保持一個收藏的心態十分重要,有利于收藏的事可想可做,反收藏的事不想不做。
反季節的氣候于萬物收藏不利,但是我們絕不可怨天。天行大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是由于現代人的普遍浮躁、傲慢、無知和自以為是,不知“道”為何物,逆“道”而致個別死亡,也屬無奈可惜。依據天地變化規律及對萬物的影響,把人作為微塵放在時空中考量,找到人順應自然的方法屬于養生大道。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