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腦溢血成植物人被醫生電頸椎喚醒

年過七旬的王老伯是福建省長樂市人,平時血壓偏高,一直沒規范治療。9月的一天,他突然頭暈,臉色一白,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送醫院后被診斷為血壓過高引起的腦出血。盡管當時手術及時,并經過高壓氧、針灸等治療,但他始終處于昏迷狀態,2個多月的康復治療,患者對外界的刺激幾乎沒有反應,進食也只能通過鼻飼管。雖然患者有時能睜開眼睛,但卻是無意識的,在他面前揮拳比劃,他眼睛都不會眨一下。最終,在家人的要求下,福州空軍476醫院神經外科專家袁邦清主任決定為老人施行“脊髓電刺激植物人喚醒”手術。
11月下旬,王老伯被推進了手術室。手術中,專家將一條微小的外科電極植入依伯的頸椎管內。“電極片上共有4個觸點,每個觸點約1/4指甲蓋大小,差不多0.5×0.5厘米。”袁邦清主任介紹說,之后再在老人右肩鎖骨窩皮下埋入一個火柴盒大小的起搏器,作為脊髓電極的發動機和電源,手術只花了1個小時就順利完成。
植物人的脊髓在放入外科電極后,不斷刺激大腦進行喚醒……手術后第二天,專家用體外的一個遙控器打開埋在老伯體內“脊髓刺激儀”,調整電流大小和開關機。隨后“腦電起搏器”釋放出極其微小的電流,持續刺激依伯的大腦,很快,患者對外界的刺激出現反應,醫生用手假裝攻擊他,患者會迅速反應閉上眼睛。不久后,患者便能吞咽進食,也可以揮動手臂。
“這項技術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家開展較多,我國目前只開展了二十例左右,王老伯是福建省第一個。”袁邦清主任說,植物人喚醒治療一直是醫學界難題,常規治療辦法一般是藥物治療、高壓氧、生命體征維持、嚴密的護理等,但療效有限。研究認為,植物人腦昏迷是因為神經傳導通路的電流“短路”, “脊髓電刺激植物人喚醒術”可以通過外加電流持續刺激,達到喚醒的目的。
我國每年因腦出血、腦梗塞、車禍、缺血缺氧性腦病、一氧化碳中毒等原因新增的“植物人”約10萬人。袁醫生介紹,國際上一般認為3個月處于持續昏迷的患者可稱為“植物人”,越早治療患者,蘇醒的幾率就越大。這個治療的關節點就是在患者持續昏迷1-3個月的時候,如昏迷后的最初一兩個月。在這個時期積極介入治療,患者蘇醒的幾率越大,康復的效果也越好。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