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生活質量百歲老人要換人工關節

半個月前,摔了一跤的傅老太因骨折下不了床。擔心再不能外出散步的她,主動要求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

病房里的大名人
"老人家你身體太好了,點都看不出來有100歲,看起還很年輕。""謝謝、謝謝。"
"老人家我們都要向您學習,好生鍛煉身體。""要得。"
上午9點半,在醫生和護士攙扶下,正在病房外的走廊來回散步的傅素貞,還不忘與走廊中的其他病人和家屬進行互動。
站在病房門口,傅素貞的大女兒默默注視著一臉笑容的老人說:"這是她今天第二次下床走動了,早上8點過就已經下床走了一回了。"
老伴走后堅持獨居
見母親躺下后,傅素貞的大女兒搖了搖頭說道:"我媽年輕的時候要強得很,我們5個兄弟姐妹都怕她。莫看她現在年紀大了,還是很有主見。她決定的事情,我們都只能遵照她的意思。"
上個月,傅素貞的老伴病逝。5個子女原本都想接她到自己家中居住,好方便照顧。但傅素貞卻不愿離開位于大學城的家,堅持獨居。好在大兒子的家離她較近,可以隨時前往照顧她。
不愿成為子女負擔
傅素貞雖然已經100歲,但她除了耳朵有些不好使以外,身體一直很硬朗,走路也從來不用拐杖。晚飯后外出散步更是傅素貞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只要不下雨,每天傍晚她都會在家附近走上幾圈。
本月10日,傅素貞外出散步時,一不小心滑倒了。傅素貞稱,剛開始有點疼痛但自己還可以走動,可沒想到,等大兒子把她接回家后,就越發嚴重了,不能走動,只能躺在床上。家人趕緊將傅素貞送往醫院,結果被診斷為髖關節骨折。
在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后,傅素貞主動要求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傅素貞的大女兒說:"這次做手術,其實我們都很擔心,畢竟她年紀這么大了。但是她堅持要做,我們5兄妹商量后決定還是尊重她的選擇。好在手術很成功。"
手術3天后,就能下床走動,這讓傅素貞開心不已。她說:"有好大的問題,就出好大的力氣解決就是了。"這是傅素貞活了一百歲的人生信條。"能活著不算啥,有質量地活著我才高興。"她不愿意成為子女的負擔,哪怕一百歲仍然生活自理,對每一個明天都充滿了希望,這樣的老人,在醫院里也讓很多人欽佩。
說法> 65歲以上老人適合關節置換手術
解放軍第三二四醫院骨科主任肖洪稱,像傅素貞這樣的高齡、高風險患者越來越多。
一般來說,像傅素貞這類高齡患者,身體機能明顯下降,本身就容易出現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情況。在受了外傷的情況下再接受手術,風險無疑比較大,因此,有不少老人會選擇保守治療。
可傅素貞不愿臥床,因此選擇了手術治療。而對于該類關節置換手術,肖洪建議65歲以上的老人才做。因為目前的人工關節,年限在20-30年,如果太過年輕做該項手術,人工關節長時間地進行磨損,患者年紀稍大時可能還需重新更換。
鏈接> 百歲老人做手術的并不少
2009年11月,重慶巴南區100歲的秦長芳,在巴南區人民醫院做髖關節置換手術后,重新行走。
2012年8月,四川自貢101歲的梁尚潭,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并在術后5天下床站立,成為該院近年來年齡最大的一名手術患者。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