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余瀛鰲名老中醫話古方全集

【byb.cn 】(來源:BTV)2015年1月16-17日,BTV養生堂邀請國醫大師余瀛鰲、其學生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主任醫師余永燕,就余瀛鰲編著的新書《宋以前醫方選》,共同制作了一個系列節目《名老中醫話古方》,共2集,敬請收看~~!


【嘉賓簡介】名人庫—余瀛鰲:http://www.neimengedu.cn/mingren_464.aspx



宋代在中醫看來,一般被視為一個標志性的年代,中醫體系中經常提到的"經方"大多是指"經驗方",也就是經驗積累的產物。而從宋代開始,張仲景的《傷寒論》被尊為經典,成為"經書"。在宋以后,"經方"一般特指《傷寒論》中的方子。今天,國家級名老中醫余瀛鰲帶著自己主編的《宋以前醫方選》做客《養生堂》,為您帶來《名老中醫話古方—1》,敬請收看。
祖國的中醫藥是在逐步經驗積累總結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發展的。以《傷寒論》為例:共計處方113個,涉及藥材93味,這與當時人們對于疾病、藥物的認識受到局限有關,隨著醫療經驗的積累,藥物的開發,僅2010年版《中國藥典》中就收錄中藥2165種,而氣候、疾病的變化,使處方的變化更是呈現了多樣性。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隨著我們對身邊動植物的觀察,中醫藥品的種類不斷增多,而疾病也隨著時間、空間、氣候等一系列因素發生變化,中醫的重要思想就是"辨證論治",在古代的一些經典名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后人不斷的完善、增減,也具有了新的活力。"古方新用"可能也就是一種"穿越"。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隨著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的改變,濕熱蘊于脾胃,國家級名老中醫余瀛鰲老先生經常使用香連丸作為治療基礎方。那么,面對氣候、環境的變化,燥邪侵襲人體,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專家又會給出怎樣的建議呢?更多詳情敬請關注本期節目。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