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心腦停工56分鐘 切除腫瘤后復活

病情:最大胸主動脈瘤直徑達11厘米
來自安徽農村的50多歲的李蕓,一年前下地勞作后,就感覺到胸悶、氣喘、呼吸困難,休息后會緩解一些。其實李蕓自己知道,這是心里懷的“定時炸彈”——胸主動脈瘤,準備引爆的某些前兆。
據了解,24年前,李蕓因懷疑是縱隔腫瘤在當地醫院進行了開胸手術,但是開胸后發現是胸主動脈瘤,當時也有小雞蛋大小,但是由于那時醫療技術水平和設施受限而沒有成功手術。在之后的幾年里,李蕓也去過好多醫院,但是都沒有得到徹底的治愈。最后經人介紹,李蕓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經過檢查,發現李蕓前上縱隔占位,考慮是胸主動脈瘤。最大的一個直徑11厘米。
神奇:術中大腦、心臟休息56分鐘
由于手術的復雜性,中大醫院大外科主任、著名胸心外科專家劉志勇及其手術團隊決定采用深低溫停循環下胸主動脈瘤切除和人工血管置換術。據劉志勇介紹,深低溫停循環要求身體溫度在18℃,隨著身體溫度每降低1℃,人的氧代謝就會下降10%-15%,在這種情況下防止手術中大出血,完成胸主動脈瘤切除手術。
劉志勇手術團隊的何偉主治醫師介紹說,術中利用體外循環機,患者的體溫降到18℃時,體內循環停止,大腦、心臟都停止工作。手術中,劉志勇手術團隊爭分奪秒,在56分鐘的時間里完成了將胸主動脈瘤所在血管的切除與人工血管置換的血管吻合術。
“這臺手術是采取倒計時的方式,真正的與死神賽跑。深低溫停循環要求在1個小時內完成血管吻合術,每多一分鐘,患者就更加危險;每少一分鐘,患者的康復就會更加順利。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1個小時內完成血管吻合術,這對手術技術要求很高。”劉志勇教授介紹說。手術歷經8個半小時成功完成。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