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視頻-講座>> 養生堂倪青糖尿病的食療法全集

養生堂倪青糖尿病的食療法全集

byb.cn
[視頻-講座] 作者 :BYB.cn 日期:2015-3-2 07:38
【分頁導航】


    【byb.cn 】(來源:BTV)2015年2月8-3月1日,BTV養生堂邀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倪青,就糖尿病的防治問題,共同制作了一個系列節目《糖尿病的食療法》,共2集,敬請收看~!

 

byb.cn

byb.cn

嘉賓簡介】名人庫--倪青:http://www.neimengedu.cn/mingren_595.aspx

 

  預防糖尿病的并發癥除了盯住糖,還要治理絡。其中大血管被中醫稱為脈絡,會產生的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發在體型較胖的二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而小血管則被中醫稱作絡脈,其并發癥包括眼部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皮膚病等,一般一型糖尿病患者易發。敬請收看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倪青為您主講的《糖尿病的食療方—1》。

 

byb.cn

byb.cn

 

    中醫有句名言"五臟柔弱,善病消癉(消渴病)"。就是說,五臟的生理功能不協調,就會發生病理變化,容易出現氣血津液等多方面的疾病,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糖尿病人高血糖階段的高葡萄糖毒癥,主要表現為"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低)",中醫稱為陰虛燥熱證。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byb.cn

byb.cn

 

  糖尿病人如果血糖等控制目標不理想,常常表現為陰虛為本、燥熱為標,陰虛與燥熱互為因果,不斷耗傷氣血,使人體正氣更虛。出現"虛(氣虛、血虛、陰虛、陽虛)、郁(氣滯、血瘀、痰凝)、燥(燥熱、燥毒)、實(本虛標實,出現口渴、惡心嘔吐、便秘、心悸、羞明流淚、肢體疼麻等癥狀)。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byb.cn

byb.cn

 

  中醫認為糖尿病腎病的病位在腎,涉及心、肝、脾等臟器,病機為脾腎虛虧,經脈瘀阻,所以治療的原則為調補陰陽,益腎健脾養心,兼活血化瘀。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byb.cn

byb.cn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中醫"痹證"范疇。一種本虛標實的疾病。本虛主要責于脾腎陰陽虛弱、肝血不足;標實主要指瘀血、痰濕、濕熱阻絡等。"涼、麻、痛、痿"是周圍神經病變的四大主要癥狀。其主要病機是以氣虛、陰虛、陽虛失充為本,以瘀血、痰濁阻絡為標,血瘀貫穿于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始終。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byb.cn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