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健康比上一年巨虧200%

[行業新聞] 作者 :byb.cn 日期:2015-6-5 00:01
【byb.cn 】(來源:中國藥店)阿里健康5月28日發布《盈利警告》的公告,對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財務狀況進行盤點。公告顯示,經過初步審核,阿里健康在此期間的員工成本和銷售及市場營銷費用大幅度增加,預計該財年虧損額將較上一年增長200%。阿里健康上一年(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的虧損額為34600000港元,約為2767萬人民幣。
員工成本、新業務拓展成本劇增
公告表示,“秉著本公司打造一個連系中國醫療保健市場參與者之在線社區的使命,及為追求本集團長期更好的發展。”截至2015年3月31日,阿里健康推出多個項目拓展進入新業務領域,比如,搭建云醫院 平臺、電子處方的社會化流轉,和多家醫療保健市場參與者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除了員工成本和新業務拓展,公告中還提到另兩項開支為無形資產核銷及壞賬撥備。這兩項支出很可能和甲骨文和解協議的核銷以及在中國藥品 電子監管平臺上的投入相關。
阿里巴巴自2014年1月入股中信二十一世紀之后,近一年來,阿里健康較去年增加的支出主要體現在包括云醫院平臺、電子處方社會化流轉、中國藥品電子監管平臺等醫療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
電子處方社會化流轉業務已被新任CEO 叫停
據了解,阿里健康的電子處方社會化流轉業務已被新任CEO叫停,對于消費者的補貼上月底已經暫停。這一業務的承載工具是阿里健康APP,消費者可以利用APP上傳處方,等待平臺合作藥店 報價,再進行選擇并完成交易,付款后獲選的藥店將會送藥上門,并且享受滿30減10的優惠。優惠金額由阿里健康負責補貼,類似打車軟件的補貼策略讓阿里健康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據了解,光是與新興藥房一家藥店的合作,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阿里健康的訂單補貼金額就將近36萬元。
在許多移動醫療專業人士看來,阿里健康APP是不專業的,理由是買藥與打車的場景不同,打車制式并不適合套用在購藥軟件上。事實上,這款APP的用戶體驗的確也不是很好,存在報價時間過長、無人響應等諸多槽點。在筆者看來,藥品是標準品,B2C、C2B及D2P才是主流,O2O不是主流。對于生活服務類產品來說,O2O才是主流。
另外,依托于阿里健康APP的云醫院平臺名為“醫蝶谷”,可能也面臨被調整的窘境,因為做平臺首先要有流量或者用戶基礎,阿里健康作為一款新開發的APP,用戶規模還不夠大。
逃不過的移動端大考
阿里雖然是互聯網巨無霸,但在移動端并未誕生出現象級的產品,天貓、淘寶網等APP更像是PC端的遷移,另外快的打車、高德地圖等產品是通過收購獲得。阿里健康能不能在移動端憑自己的力量開發出一款如同微信一樣的超級APP?如果自主開發可能非常困難,因為在互聯網世界里,偉大的創新均來自于創業 型公司,大公司的體制難以孵化出真正的創新。
對于阿里健康來說,可能最明智的策略是收購一款市場上較為成熟的產品,但是一個公司如果已經自主開發過產品,那么它很難選擇收購,這就好比當一個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他自然而然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好。
2014年醫藥 B2C市場增速為83%,相比2013年的166%相當于攔腰斬半。如果寄希望于2015年能夠產生爆發式增長,需要資本、政策、模式的助力,處方藥何時解禁還是個未知數,資本可遇不可求,也只能錦上添花,那么形成突破性增長的唯一可能就要靠在模式上進行創新,去年中國醫藥B2C市場最大的亮點在移動端,移動端“小荷才露尖尖角”,購藥APP產生了2.9億的銷售額。康愛多網上藥店董事長王燕雄預測:移動端能夠催生耳目一新的商業模式,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能夠推動行業的爆發式增長。
阿里健康新任CEO會如何調整這些即有業務值得關注。也許,斷臂重生才是阿里健康的出路,已經證明失敗或者不太可能成功的業務干脆砍掉,重新審視醫藥行業的政策環境,深度研究用戶的使用場景,進行務實的創新嘗試才是最現實的策略。目前市面上還未有一款令人感到驚艷的購藥APP,阿里健康有的是機會,但可能找到好苗子收購才是明智之舉,就像阿里當年扶持快的打車一樣。
移動端這條路繞不過,阿里健康必須要殺出一條陽光大道來!阿里健康雖然有了天貓醫藥館這一業內最大的流量入口,但對于阿里來說畢竟是存量,增量還得依靠移動端的突破。
員工成本、新業務拓展成本劇增
公告表示,“秉著本公司打造一個連系中國醫療保健市場參與者之在線社區的使命,及為追求本集團長期更好的發展。”截至2015年3月31日,阿里健康推出多個項目拓展進入新業務領域,比如,搭建云醫院 平臺、電子處方的社會化流轉,和多家醫療保健市場參與者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除了員工成本和新業務拓展,公告中還提到另兩項開支為無形資產核銷及壞賬撥備。這兩項支出很可能和甲骨文和解協議的核銷以及在中國藥品 電子監管平臺上的投入相關。
阿里巴巴自2014年1月入股中信二十一世紀之后,近一年來,阿里健康較去年增加的支出主要體現在包括云醫院平臺、電子處方社會化流轉、中國藥品電子監管平臺等醫療基礎建設方面的投入。
電子處方社會化流轉業務已被新任CEO 叫停
據了解,阿里健康的電子處方社會化流轉業務已被新任CEO叫停,對于消費者的補貼上月底已經暫停。這一業務的承載工具是阿里健康APP,消費者可以利用APP上傳處方,等待平臺合作藥店 報價,再進行選擇并完成交易,付款后獲選的藥店將會送藥上門,并且享受滿30減10的優惠。優惠金額由阿里健康負責補貼,類似打車軟件的補貼策略讓阿里健康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據了解,光是與新興藥房一家藥店的合作,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阿里健康的訂單補貼金額就將近36萬元。
在許多移動醫療專業人士看來,阿里健康APP是不專業的,理由是買藥與打車的場景不同,打車制式并不適合套用在購藥軟件上。事實上,這款APP的用戶體驗的確也不是很好,存在報價時間過長、無人響應等諸多槽點。在筆者看來,藥品是標準品,B2C、C2B及D2P才是主流,O2O不是主流。對于生活服務類產品來說,O2O才是主流。
另外,依托于阿里健康APP的云醫院平臺名為“醫蝶谷”,可能也面臨被調整的窘境,因為做平臺首先要有流量或者用戶基礎,阿里健康作為一款新開發的APP,用戶規模還不夠大。
逃不過的移動端大考
阿里雖然是互聯網巨無霸,但在移動端并未誕生出現象級的產品,天貓、淘寶網等APP更像是PC端的遷移,另外快的打車、高德地圖等產品是通過收購獲得。阿里健康能不能在移動端憑自己的力量開發出一款如同微信一樣的超級APP?如果自主開發可能非常困難,因為在互聯網世界里,偉大的創新均來自于創業 型公司,大公司的體制難以孵化出真正的創新。
對于阿里健康來說,可能最明智的策略是收購一款市場上較為成熟的產品,但是一個公司如果已經自主開發過產品,那么它很難選擇收購,這就好比當一個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他自然而然覺得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孩子好。
2014年醫藥 B2C市場增速為83%,相比2013年的166%相當于攔腰斬半。如果寄希望于2015年能夠產生爆發式增長,需要資本、政策、模式的助力,處方藥何時解禁還是個未知數,資本可遇不可求,也只能錦上添花,那么形成突破性增長的唯一可能就要靠在模式上進行創新,去年中國醫藥B2C市場最大的亮點在移動端,移動端“小荷才露尖尖角”,購藥APP產生了2.9億的銷售額。康愛多網上藥店董事長王燕雄預測:移動端能夠催生耳目一新的商業模式,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能夠推動行業的爆發式增長。
阿里健康新任CEO會如何調整這些即有業務值得關注。也許,斷臂重生才是阿里健康的出路,已經證明失敗或者不太可能成功的業務干脆砍掉,重新審視醫藥行業的政策環境,深度研究用戶的使用場景,進行務實的創新嘗試才是最現實的策略。目前市面上還未有一款令人感到驚艷的購藥APP,阿里健康有的是機會,但可能找到好苗子收購才是明智之舉,就像阿里當年扶持快的打車一樣。
移動端這條路繞不過,阿里健康必須要殺出一條陽光大道來!阿里健康雖然有了天貓醫藥館這一業內最大的流量入口,但對于阿里來說畢竟是存量,增量還得依靠移動端的突破。
相關文章
- [行業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布04-03
- [行業新聞]集采藥大降價 咋能降價不降...01-03
- [行業新聞]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12-20
- [行業新聞]九地試點設立外商獨資醫院12-01
- [行業新聞]衛健委:推行醫院檢查結果互...11-29
- [行業新聞]京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82....08-24
- [行業新聞]中疾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11-26
- [行業新聞]北京發布重點場所AED電子...11-23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