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房價令國人集體焦慮

三、外來的人口
那位看官問了,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為什么人員會凈流入呢?
有道是,熙熙攘攘皆來利來,攘攘熙熙皆來利往。人員的遷徙的主要原因還是有了謀生和盈利的產業。大慶市,幾十年前就是一片荒原,后來因為發現了石油,又有了工業學大慶,于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但現在的大慶,面臨著資源枯竭和油價的暴跌,財政已經在吐血了。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東北這些老工業基地,靠資源成長起來的城市,必然會因資源的枯竭而衰落。
反觀北上廣深津這些一線城市,人員的凈流入,無不是受益于新興產業的興起。這里不得不提IT、互聯網產業的貢獻。有三個時間節點:
第一個時間節點:1997年,以鄧小平南巡講話開始,引發了中國的第一次下海浪潮。
我1998年做“走進中關村”網站時,那時白頤路中間還是高聳的白楊。中關村當時叫電子一條街,那會兒聯想還很微小。有四家企業在中關村比較牛逼,號稱“兩通兩海”,四通、信通、京海、科海(如今這些企業早已不復存在,唯一留個念想的就是三環路上的四通橋了。),這些公司基本上就是“倒爺”,把國外的AST、康柏的電腦拉回來賣,利潤高的驚人。后來,這兩通兩海都因各種原因倒閉了。
但即使到了這個時間點,在中關村活躍的人當中,還有相當一批是本地人,其中就包括中科院、各大專院校里那些不甘寂寞下海的科研人員,聯想的柳傳志就是第一批下海的人。
第二個時間節點:1999年5月8日,發生了一件大事。美國打科索沃戰爭時,轟炸了中國住南聯盟貝爾格萊德的大使館。從這件事以后,中國決定發展高科技(落后就要挨打,中國的韜光養晦的對外政策也就是那個時間節點上形成的),中關村,也不再屬于北京市海淀區,而是中國中關村。這些事,我是親歷,所以記憶深刻。
當高科技發展成為國家戰略以后,中國上地信息產業開發區就成為了中國第一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有基地,就要有人,為吸引全國各地的人才,政府提供了很多的優惠措施,大批的大學畢業生都留京了。我記得當初我做走進中關村網站時,我們企業還屬于高新技術企業,還有留京指標呢,只可惜,我當時忙于具體事務,沒有精力關心此事。
大批外地人員進京,他們住哪呢?于是上地開發區除了建廠房、辦公樓以外,還拆遷了很多房子,建設了第一批商品房......于是,上地開發區的模式,被很多地區方泛復制,大批外來人口就不斷涌入大城市,房價就此節節攀升了。
第三個時間節點:是在2000年前后,互聯網浪潮興起,大批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創富的神話一個一個的涌現,給剛畢業的年青人帶來了遠比現在雙創還大的刺激。于是大學畢業后留京,從事IT、互聯網產業,正好給了這些年青人機會。你不信去北京的各大互聯網公司看看,幾乎95%以上的都是外來人口。
你想想,當全國人民都知道北上廣深津這些一線城市好的時候,當大批煤老板背著麻袋出手的時候,當房屋還沒有限購的時候,當年青人的思維方式的改變和舉全家之力來買房的時候,大批外來人口的急劇涌入,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抬高了一線城市的房價,這是影響房價的第一因素。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