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醫生也可憐 看中外醫生收入比較

醫生也可憐 看中外醫生收入比較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9-12-4 09:47
【分頁導航】

?

  目前中國占據主流地位的“公立”醫院,實際上是兩種體制以一種扭曲的方式混雜在一起。

?

  首先是計劃體制。所有公立醫院的基礎性管理制度都是按照集中計劃體制的邏輯建構起來的,其典型特征就是高度行政化。從政治上、法律上,政府及政府的醫療管理部門把醫院當成一個行政部門來看待,以行政方式直接任命高級管理人員。醫院的內部管理體制同樣是高度行政化的,院長就是說一不二的“領導”。在醫院中,行政權力的效用、價值要遠遠高于技術,機會、職稱、職位等好處只能通過行政渠道獲得。這種行政主導的管理體制本身就剝奪了醫生的職業自尊感,哪怕是技術權威,也得服從那些占據著行政管理崗位的無能者的指使。

?

  這種體制也必然導致醫護人員的醫療倫理流失殆盡。在行政化管理體制下,發號施令者的驕橫,服從命令者對于權力的向往、恐懼,都足以使人們的心靈扭曲,使人們喪失起碼的道德感,喪失判斷對錯的能力。權力趨向于使人們的心變得冷酷、生硬,使醫護人員只關心自己的得失,對于他人的痛苦漠不關心。權力也誘發醫院內部復雜的人際關系,醫護人員傾向于將內部的恩怨轉嫁到患者身上。

?

  至于收入分配方面,行政化的集中計劃體制的典型特征是重物不重人。20世紀50年代國有部門確立了低工資、高積累的政策。這種政策也影響到醫院,醫生的知識、技術之價值被嚴重低估。目前的醫療服務價格結構,呈現出明顯的資本重于人力的傾向: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偏低,如診療費、護理費、手術項目價格等,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的技術價值和職業風險得不到應有體現。一個接受了八年、十年醫療專業教育,又經過十幾、二十幾年歷練的高級醫生診療一個病人的費用只有十四元,這樣的價格恐怕是世界上最低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醫院中各種大型檢查、治療設備項目價格則明顯偏高,動輒數百、上千。

?

  這樣的價格結構之所以能夠長期維持,可能是因為,這種價格結構關系到那些居于行政體系中上游的人員的利益,維持這種結構有助于他們抑制專業技術在醫院治理結構中的權重。

?

  而如此物貴于人的收入分配格局,當然會對醫生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醫生不具有職業尊嚴感。在一般國家,醫生屬于社會中的精英階層,是白領中受人尊敬的群體;醫生是有一種職業自豪感的,這種自尊感部分緣于較高的相對收入。但在中國,醫生的收入卻一點也不出奇。其實際收入可能是相對較低的,尤其是正規收入。這樣的醫生不大可能具有職業自尊感。而一個喪失了自尊的人,不可能是負責任的人,也很難具有關愛他人之心。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