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歲國醫大師鄧鐵濤離世


“我是為中醫而生的人”
從幼時眼見父親懸壺濟世,到后來走上中醫求學之路,鄧鐵濤始終在為中醫發展奔走呼號。他說:“我是為中醫而生的人。”
鄧鐵濤1938年就曾與同學在香港合辦了南國新中醫學院。“中醫學受輕視、歧視、排斥,從民國初的政策開始一直到今天,中醫在這一百年里經常受到不正確的對待。”鄧鐵濤說,“自己感到中醫這個寶貝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丟掉。”
“魯迅的《吶喊》我讀過好多次,我要像他一樣去吶喊,為中國文化吶喊。”鄧鐵濤一生多次上書中央,為弘揚祖國醫學大聲疾呼。
第一次上書,呼吁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二次上書,保下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這就是中醫界著名的“八老上書”。第三次上書,為中醫和西醫院校合并“踩剎車”。第四次上書,重申中醫不能丟,呼吁全社會對中醫加以重視。第五次上書,建議中醫介入抗非典。
鄧鐵濤不擔心中醫走不出國門,而是擔心中醫走出去不姓“中”。他說:“我們中醫一定要爭氣。日本人曾提出,中國人遲早要到日本學中醫。我現在最怕的就是中國人沒把中醫學好、用好,一看到西醫那些方法,心里就膽怯了。中醫要有底氣,要為全球健康提供中國處方。”
傳承中醫不當“完人”
有病人向鄧鐵濤反映,他在中醫院住院一周,醫生沒有給他摸過一次脈。鄧鐵濤憤然地說:“這到底是西醫的腦袋還是中醫的腦袋啊?你這個醫生的屁股到底坐在哪里了?”
傳承中醫,人才是根本。中醫人才,青黃不接,讓鄧鐵濤憂心忡忡。他自嘲,中醫薪火不傳,我們就是一代“完人”了, “完蛋”的人。
鄧鐵濤說,消滅中醫不是外人,外人消滅不了中醫,但中醫自己能夠消滅中醫。
中醫傳承一定要培養“鐵桿中醫”。他多次在培訓班上說:“解除人類痛苦的曙光出現在東方。所以對西醫的東西,大家不要迷信,對中醫的東西要堅信。你做不到就是你的功夫沒到。”
鄧鐵濤從197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共培養碩士生27人,博士生15人,博士后1人。自身的從業經歷更告訴他,中醫帶徒是中醫教育的一種傳統方式。“書本知識畢竟是死的,臨床不少疑難問題,只有法傳,難以書傳,需要老師在身邊心傳口授,方能領悟。”中醫院校學生如不注重跟師實習,其學問與臨證水平難以提高。
在他的倡導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在全國推廣名老中醫帶徒傳授制度。1990年10月,首屆“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拜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全國首批500位名老中醫開始帶徒。2000年,全國中醫傳承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局,他振臂一呼,帶頭示范,號召全國名中醫來廣東帶徒,傳承中醫薪火。
學好中醫不僅為了生活,還應有更高的境界。鄧鐵濤認為,凡是中醫入了門以后,真正有所成就的,他一定熱愛這個事業,認為事業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這是對祖國、對中華文化、對中醫藥這門科學無限熱愛的表現!
鄧鐵濤表示,要毫無保留地盡自己之所有教自己的學生,并提出“學我者必須超過我”的口號,表達了對繼承人的熱切期望。他說:“我不保守,我對待我的兒子和學生都是平等的。在鄧鐵濤學術經驗研修班,我自己只講了一堂課,其余都是由我的弟子主講,說明我有了一支可持續發展的隊伍,這個隊伍已經形成了。”
抗擊“非典”中醫立功
2002年末,一種世界首次發現的烈性傳染病突然襲擊廣東,這種疫病后來被定名為“非典型性肺炎”,英文簡稱SARS。當時87歲高齡的鄧鐵濤站出來勇敢而自信地說,SARS是溫病的一種,而中醫治療溫病歷史悠久,用中醫藥可以治好SARS。之后,鄧鐵濤立馬撰寫學術文章,以便全國中醫介入抗擊“非典”時參考。
臨危受命,“非典”期間鄧鐵濤被任命為中醫專家組組長。在他的努力下,當時他所在的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收治了73例SARS病人,取得“零轉院”“零死亡”“零感染”的“三個零”的成績。
中醫不只是養生保健、治未病,中醫并不是慢郎中,抗擊傳染病也毫不遜色。有人說,“非典”救了中醫!從此,中醫有了和西醫平起平坐的對抗疾病機會。人們不會忘記為中醫贏得聲譽的鄧鐵濤。
行醫御藥80多年,鄧鐵濤一直精心研究中醫理論,極力主張“傷寒”“溫病”統一辨證論治,為中醫診斷學的內涵建設提出了新的見解。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我感覺在中醫學上我應該有自己的觀點和理論體系。”89歲時,鄧鐵濤成為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他提出的五臟相關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專項的主要研究內容。根據自己的觀點和理論體系,鄧鐵濤提出了從補脾健胃著手對重癥肌無力這一個世界難題的研究。40多年過去,鄧鐵濤及其科研小組治療重癥肌無力病人的有效率達到98.8%,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我說我已經把它(重癥肌無力)攻克了,有了經得起考驗的社會效益。”
“21世紀是中華文化的世紀,是中醫騰飛的世紀。這是我的最大夢想。”鄧鐵濤逝去了,愿他的夢想早日成真。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健康37°C工作室)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