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洛推求學記19學中醫真的很迷茫

【byb.cn 管理員】編者按:本來磊是要到洛陽市里的按摩店繼續實習的,結果,去了一次就不想再去了。為什么呢?因為感覺街上的按摩店,基本上都是保健型的按摩,根本治不了啥病,解決不了啥問題。實習了一天,基本的手法就掌握了,所以,磊也失去了繼續實習的興趣。
而身在中醫學院,學生自己病了,卻不能用中醫的方法解決問題,卻還是吃西藥,連老師自己都宣傳吃西藥,這讓磊大失所望。而磊卻在用刮痧拔罐按摩解決自己和同學的問題。磊現在很迷茫,在學校學的這點招式,以后能在社會上混嗎?
磊:洛推求學記19-學中醫真的很迷茫
近一周,洛陽的天氣開始慢慢回暖,春天的氣息也越來越濃了。眼看“春分”就到了,春分一過,春天也算是真正開始了。
1、中醫學生用西藥治感冒
近期,班里同學悉數中招感冒。春主風動,肝氣生發,早晚溫差較大,衣服增減稍不到位就容易感冒。又加之風為百邪之長,春季又是運動的好時節,運動出汗后,致使風邪乘虛而入,這幾個因素一綜合,感冒也就變成“常事”了。
同學感冒后,幾乎都選擇西醫吃藥打針的治療方式,而身為中醫院校的學生,幾乎沒人用刮痧、按摩、拔罐這些傳統治療方法,這不能不說是對中醫的一個極大的諷刺!雖說大家學的是中醫,但思維和觀念卻早已被西醫給洗腦了。經絡老師上周也感冒了,課堂上他給我們講述他是如何吃西藥吃好的。班里有幾位悟性高的同學,每次感冒都會讓我給刮痧,極少吃藥,但效果卻并不比那些純吃藥打針的來的慢。其實,效果快慢是一方面,重要的是,采用自然療法不會使機體受損,沒有西藥的毒副作用。
2、上中醫,卻是為了混文憑
我在班上做了一個調查,很多同學學習中醫,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很少有人用心去感悟中醫的“道”。有不少同學跟我說:“我家里有關系,來這只是為了考個證,到時候好分配到醫院里。”聽了這話,我就感到這生活的悲催,原來學中醫,只是為了一證啊!畢業了,去一個進去就知道退休是啥樣的單位,這人生還有多大的意義呢?
每個人來學習的目的不同,各取所需。已仙逝的中醫大家倪海廈說過一句話,原話我記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說:如果中醫不改革,那將來振興中醫將不在是中國人,而是金發綠眼的外國人。
慢慢的,我才明白中醫強大不起來的原因,除去制度原因,其根本問題出在教育銜接方面。中醫學院已經教不出好的中醫來了,中醫現在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背離了中醫的根本,這也導致了中醫學遭受斷層,好中醫越來越少,中醫院校教出來的庸醫卻源源不斷的往外輸送。由于中醫在西醫院里扮演的是”小媳婦“角色,為了生存利益,給病患亂開藥,致使病患對中醫慢慢喪失了信心。
3、中國的教育如何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
國內大學現在都在極力擴大招生。各個大學都在比誰牛逼,比誰建的好,比誰成果出的多。我不知道,在沒有擴招前大學是什么樣子,但現在上大學的情況是,平常基本很少聽課,考試糊弄過關,畢業啥都沒學會。牛逼的高材生都被國外弄走了,國外社會福利好,選擇在國外安家也就變得正常了。間接性的導致人才的外流。
仔細分析,其根本問題還是出在小中學時期。在中國,對于多數學生來說,你無論怎么拼命,也有做不完的作業。從小,就把人的思維模式給固定住了,哪還會有創造性的思維?
都說“再窮不能窮教育”,生在小城市孩子,在教育品質方面壓根跟大城市沒法比。在起點上,小城市的孩子已經輸了,隨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距離也會越拉越大。雖說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但至少在教育方面,我們也用不著去“刻意”制造不平等吧?
凡事都有兩面性。大城市的孩子,也不見得比小城市的孩子幸福。城市的家長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將來當“爺爺”,拼命工作賺錢,即使給自己的孩子當“孫子”也心甘情愿。沒辦法,家長在外面當“孫子”當多了,回家就把自己在外面當“孫子”吃的苦受的罪轉嫁給孩子,還口口聲聲的說:“要當爺爺就得先裝孫子,這點氣都受不了,將來怎么也爺爺啊!”
孩子在家一會裝“爺爺”一會裝“孫子”,到社會后自己也弄不清自己到底什么角色了。如果真當上了“爺爺”,那些裝“孫子”的人又是什么樣呢?他們的孩又是什么樣呢?這是一個爺爺和孫子之間的故事。
這段時間,“林書豪”這位NBA籃球明星,頻頻沖擊著國人的視聽覺。有國內媒體說應該把林書豪勸回國內,中國隊正好缺個牛逼的組織后衛。此話一出,林書豪立即表態說:“我是美國人,我不會加入中國籃球隊”。我一直都不明白,國人說林書豪在中國出生這種優越感是哪來的?!興許一種無奈的情感寄托吧。
林書豪是個“香蕉人”,他從小在美國長大,接受的是純美國式教育。如果,他要是在中國教育體制下成長,會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我們不得而知。但我敢說,即使出名,也牛逼不到哪去。因為中國的教育體制,壓根就教不出這樣全面的“好孩子”。
在國內現有的的教育體制下,幾乎沒有哪個家長敢把孩子的前途壓在某個特長上面。家長給孩子報班,為的只是增加一項技能。即使是姚明,他要是身高沒優勢,家里人敢讓他去打籃球嗎?!當然,這里面還摻雜許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天賦、家庭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長們不敢賭,萬一到最后啥也沒弄成,也沒社會福利保障,照國內目前的形勢,老了以后肯定很慘。
林書豪不論是輸球還是贏球都是一副自信、樂觀、積極的樣子。在中國,不成功的話,即使別人不說,自己也會自卑的抬不起頭了。
每個時代都有悲情人物。史冬鵬跟劉翔出生在同一時代,史冬鵬似乎永無出頭之日。姚明退役,國人把所有注意力都轉移到易建聯身上了。易建聯的一舉一動國內媒體就差拿著放大鏡去分析了。悲劇的是易建聯在小牛隊板凳把都快坐穿了,上場時間卻少之又少。當然,我不是說易建聯不行了,興許過段時間會恢復神勇狀態。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林書豪在尼克斯隊打的風生水起,即使林書豪不是中國人,國人還是拿他與易建聯做對比。可憐易建聯被很多人數落,可想易建聯壓力之大。風水輪流轉,易建聯缺少的只是時間。
4、難道只有學習好才會有出路?
小時候,老媽就特喜歡拿跟鄰居家的孩子比較,悲劇的是,我學習一直比較差,搞的老媽一直都比較的被動。不僅如此,我也很郁悶,有啥好比的呢?學習不好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智力問題,二是不努力,三是不上道。好吧。我屬于極不努力的,但這只限于學習方面。就這樣,從小學到高中,一直被比來比去,我呢,一直感覺被“逼來逼去”的。再過幾年,肯定又要比誰混的好,誰的老婆漂亮,誰的孩子聰明,誰的二奶多......
大學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也是通往社會的緩沖帶,很多同學“害怕”進入社會,大家聽過來人說,社會很現實,很可怕。想著高中畢業的時候,同學之間都有著美好的約定,但到現在聯系的又有幾個呢?大學也是如此,我們踏入社會,有些同學憑著家人關系,即使不努力,也能坐上了你怎么努力也上不去的位置,你可能會說真是“畜生可謂”一類的抱怨話。
但,如果你在社會奮斗嘗試著掙扎還是沒有結果呢?你痛苦迷茫過后,那些平常不學無術的同學,卻早已經開豪車,泡上漂亮馬子了。于是你可能再次陷入痛苦的迷茫。如果,家里人托關系也給你找了份好工作,慢慢的,你自己也可能成為以前鄙視的對象呢?
但在妥協之前,所有的掙扎與迷茫,都不是在浪費時間。一開始就妥協,跟掙扎迷茫過的妥協,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說句感性的話:哪怕是失敗了,當你什么都沒有時,至少還有回憶。
所以,大學里要多社會實踐,多出去走走看看,我現在慢慢明白了為什么徐叔和花溪阿姨總讓我出去社會實踐了。我也明白,在青春期有幾位大齡朋友指導,是多么的重要。人們常說“四十不惑”,這句話不是說人到四十歲就不迷惑了,而是說,人到四十歲經歷多了,看問題想問題變的深刻了。所以,得多社會實踐,積攢社會經驗。
在這里,愿所有的年輕朋友: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你們從不曾孤獨,因為不止你一個人在戰斗!
后記:起初,本想寫一篇關于尋找按摩師的文章。想著近期同學瞎造身體,自己學的知識不能學以致用,感慨一番寫下此文。謹以此文:獻給我身邊為學習中醫而迷茫的同學們。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