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中醫藥高等教育在改革中快速發展

中醫藥高等教育在改革中快速發展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9-1-3 14:11
【分頁導航】

  
  1977年,我國恢復了高考制度,全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也紛紛在1977年恢復招生。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了改革開放的發展方針。在這30年的發展道路上,中醫藥高等教育通過改善辦學條件、豐富專業內容、擴大辦學規模、吸引國外留學生等,壯大了中醫藥人才隊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中醫藥優秀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從事中醫藥高等教育事業多年,親歷了改革開放30年發展。日前,張伯禮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改革開放30年來,中醫藥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中醫藥高等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

  張伯禮說,經過改革開放的30年建設,中醫藥教育的學術內涵得到明顯提高,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辦學規模得到了明顯的擴大,本科、研究生辦學層次得到了完善。

  30年前,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有21所,設置中醫藥專業的其他院校有11所,截止到2006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已有32所,并有700余所院校設置了中醫藥類專業;在校生規模也從30年前的2萬人左右發展到2006年的11.2萬余人。

  30年前,中醫高等教育僅有本科、專科兩個層次,人才培養的層次定位較為單一,截至2006年,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培養層次結構完整,博士授權點達到300余個,碩士授權點1200余個,范圍覆蓋了中醫藥理論及臨床各學科領域,培養了大批社會需要的中醫藥專業人員。

  30年前,中醫藥院校辦學基礎條件薄弱,各院校校園平均面積約計百余畝,教學科研設備平均值約計數百元,截至到2006年,校園平均面積達千畝左右,教學科研設備價值平均達數千萬元。

  中醫藥高等教育形成開放模式

  張伯禮認為,通過改革開放的30年發展,中醫藥教育已形成開放模式。

  他說,30年前,中醫院校的專業設置僅有中醫、中藥、針灸等幾個專業及專業方向,今天中醫藥院校的專業設置,在中醫藥專業與相關專業的融合上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中醫藥院校以文、理、管等領域的專業發展搭建中醫藥學術發展、技術創新平臺,使中醫院校的專業育人環境有了明顯的進步。2006年,全國中醫院校設置的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已達180余個。

  30年前,來華學習中醫藥的學生極少,1986年以前的中醫藥留學生總數約200人左右。今天中醫藥院校來華留學生的中醫藥教育、多形式的境外合作辦學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32所中醫院校中有20余所建立了外國留學生教育機構、對外交流合作專門機構。在2006年,中醫藥專業留學生在校生人數就有3900余人。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