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我們為什么認同中醫?

?
問:我現在也同意中醫在養生、保健方面有優勢,但畢竟生病以后絕大多數人會去看西醫,這一點難道也會隨著經濟發展、傳統文化的復興而改變嗎??
?? 答:就治療而言,人死不能復生,面對疾病選擇中醫還是西醫取決于自身的價值觀,或者跟從社會主流價值觀,而價值觀的形成和文化背景和經濟實力有直接的關系,同樣是得了癌癥,約旦國王侯賽因選擇了去美國做手術、放化療,結果不到半年就死了,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選擇到中國接受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結果存活了10多年;鳳凰衛視的劉海若在英國被西醫判定為植物人,她的父母選擇了回國接受以中醫為主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結果大家都看到了。?
? 問:可是大多數人是在西醫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死馬當活馬醫才去找中醫,或者急性病找西西,慢性病調養找中醫,這和療效有關,跟價值取向有關嗎??
?? 答:中醫一樣能夠治療急性病,而且痛苦小,效果好,花費少。但是在社會價值取向以西醫為標準的情況下,西醫沒治好,大家認為得了該死的病,中醫沒治好就是治死了。上世紀初魯迅的父親被剝奪功名以后,酗酒傷肝,最后得了肝硬化,延請中醫調治,最終腹水吐血而死,魯迅非但不感激中醫減輕了他父親的痛苦、延長了壽命,反而罵中醫是騙子;本世紀初大藝術家、富豪陳逸飛得了同樣的病死在上海西醫醫院,有人說過什么嗎?在這種環境氛圍中,中醫治療得不到機會施展,也得不到法律支持保護,只能越來越萎縮。比如說急性闌尾炎,西醫就得手術,手術之前患者必須簽字,認同如果出現了麻醉意外、失血感染等等問題,醫生不負任何責任;中醫不用手術,服用湯藥就能解決問題,我自己用大黃牡丹皮湯治療過3例病人,都是一副藥治愈,但是沒有任何保障,萬一出現一例失敗,那么我的職業生涯就得結束,即便患者絕對信任,但是有幾個大夫會冒險呢?只好隨大流,讓病人去挨刀受苦。將來社會價值觀改變了,相應的法律法規健全了,中醫也就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中醫也就能更快發展,患者也會從中受益。??
??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