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洛推求學記31我的中醫老師竟掛水

【byb.cn 管理員】編者按:磊這一放假,有2個多月沒寫東西。開學了,給我發了一篇,感覺沒啥內容,給QB了。這段時間總算折騰點事出來,還算有點意思。
那天,磊打電話,興奮ing………說,徐叔,咱別有病的“針灸穴位庫”太給力了,這次我們考試全靠它了.....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看了以后就知道了。
第二件事,就更有意思了,磊電話里說,那天在西醫院里,居然遇到我們教中藥方劑的老師因肚子痛在那掛水......這難道應驗徐叔常說的那句話,搞不定自己的,怎么可能搞定別人呢?你說我跟著這種老師,能學到東西嗎?
一:意外的軍訓
又是一年開學季,看著大一新生忙碌的樣子,感覺突然間被拉回去年開學時,心中感覺五味雜陳。不禁感嘆時光易逝,還是好好珍惜現在吧!
磊:洛推求學記31我的中醫老師竟掛水
開學前夕,同學之間都互轉著一條“求高溫,求暴曬,一定要讓大一的學弟學妹得到鍛煉”!這樣一句話。大家都在竊喜大二終于不用再進行“苦逼”而乏味的軍訓了!從初中到大學,軍訓少說也有三四次了,每次軍訓的項目及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無非就是站軍姿、齊步走、向左轉.......,感覺都在走形式,沒點實際內容。
開學第一天,收到輔導員短信,“明早八點半,操場集合進行軍訓”!在無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突然要軍訓,難怪有那么同學罵娘呢,這么坑爹的事,貌似只有我們學校才能做出來。
秋老虎還未完全散去,高溫暴曬的天氣正好讓我們趕上了。站軍姿一站就是一上午,特沒勁。三天軍訓轉眼就結束了,在被學校好吃好喝招待三天后,教官到最后還不忘為師生表演一段“防身術”,教官表演的防身術跟中國外交政策有得一拼,聲音和架勢都挺到位的就是實戰不行。
雖說被軍訓了這么多次,但我卻不明白為啥要軍訓?!為培養吃苦精神?為灌輸軍人意志?為......?好吧,為此我特地百度了一下;“軍訓是高等院校改革教育內容,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養“四有”人才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培養和儲備我軍后備兵員及預備役軍官,壯大國防力量的有效手段”。看完這個我頓時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重了,以后我得多關注釣魚島問題了,說不定哪天就讓我們頂上去了。
因為不愿死記硬背經絡腧穴,結果經絡這門課”光榮的掛科了,軍訓還沒結束就被通知要補考了。三百多個穴位,靠死記硬背肯定不成,又加之懶惰因素,臨到考試我還沒記住一些生僻穴位,好在補考時管理較為松懈,這才得以涉險過關。不過在這不得不說得以讓經絡涉險過關的利器“BYB經絡庫系統”,由于查找方便、圖文并茂,比上百度一個一個搜來的快多了!好吧,這是廣大經絡專業的真實心聲,不是廣告.....重點是它的功能真的很強大。
二:校園變化
新學期,學校在硬件設施方面有了不小的改進。食堂窗口的商家幾乎全部替換掉了,增加了不少很主食和菜品,學校新的食堂正在興建。
新修了籃球場,增加十幾個乒乓球臺,告別了學校無乒乓球臺的歷史。不知道學校什么能修上塑膠跑道!?
新建的籃球場
宿舍的木門全部替換成新的鐵門,鐵門看著很結實,以后沒帶鑰匙踹門估計困難了.....。教室由行政樓搬到了教學樓,做飯變的極為不方便,不過我已開始踩點偵查適合做飯的地點,爭取在正式上課前解決。
不奢求學校有什么太大的變化,總之能多能做一些真正對學校有益的事情就好。
三:西化的中醫教學
大二共開設了九門功課,較為重要幾門科目有:中藥方劑、內科學、病理學、傷科推拿學、兒科推拿學、內科推拿學、西醫診斷學。直到大二我才明白我所學習的專業是“中西醫結合”而并非正統的“針灸推拿”,對于學院式的教育制度來說,很多中醫專業早已成為“中西醫結合”的代名詞。
在標準化的教學模式下,我們每天所能學習到的只是老師從網上拷貝下來的課件,各科老師授課都緊守課本,生怕學生將來出醫療事故無據可循而承擔責任。大一下學期,我們學習了脈象學,可是,直到現在我們連脈都沒摸過,更別提去臨床坐診了。學校老師的職稱看著都很“喜人”,幾乎個個都是博士頭銜,有些老師還沒臨床就直接教學了。也難怪,標準化的教學模式理論知識永遠是占主導地位的,以至于直接忽視實踐的重要性了。上周發生的一件事恰好印證了這句話。
室友小Z身上起了濕疹,我反復勸說希望他能用中醫方法去調理,但,小Z嫌中醫方法效果慢而去選擇西醫輸液,結果在西醫院發生了一件讓我郁悶的事情。在做完各種化驗后,醫生讓小Z先輸兩瓶液緩解一下狀況,坐在輸液室看到N多人在輸液,你就感覺自己真是置身于“吊瓶森林”之中。
剛坐那沒一會,教我們中藥方劑的W老師提著吊瓶過來了,我連忙上去打招呼,簡單交談過后得知,W老師輸液的原因是因為拉肚子。看到W老師痛苦的樣子我挺揪心的,然而,讓我郁悶的是,中醫學院的老師居然來西醫院輸液,這事讓我挺郁悶的,我甚至懷疑老師到底有沒有“料”。我偷偷對小Z說“你說,老師生病都用西醫,那中醫到底有沒有效果呢”?小Z看著我一臉茫然狀.....
記得剛上大一時,徐叔跟我說“教科書考試能及格就成,僅有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再高的學歷也不過是個文字醫”。“文字醫”往往是理論知識豐富,但遇到臨床實際問題時卻胸無一策,解決不了問題。
從來學院時的滿懷希望,到如今對教學模式的失望,感覺自己的傳統中醫夢在西化的教育制度下漸行漸遠。雖未真正跟徐叔進行“師帶徒”制的學習,但在與徐叔的交談過程所學到知識,遠比課本上要來的直接來的多。因為,很多知識和內容是教科書中無法寫出來的,比如個人能力、閱歷、信念等無形內容,它的傳遞過程也是無形的,是難以表達和傳播的,但卻對學醫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我想這就是徐叔常說的“悟性”吧!
很多同學都說學習中醫好辛苦,要背大量的湯頭歌訣、藥性歌訣。更痛苦的是,背了一大堆,到臨床時卻往往不會用或不敢用。慢慢明白了徐叔說的“記在書上的筆記永遠都是別人的,只有自己感悟出來才是自己的”。靠背書是成不了名醫的,學歷不等于學識,文憑不等于經驗,名醫不等于療效。與其花費三年時間在學校學習,還不如直接上手跟師傅學的好。
在無法改變現有西化的教育模式下,除了接受文字符號外,其他的傳播符號都處于斷層的狀態。好在我有徐叔和花溪阿姨眾位老師的點撥,得以體悟到不可言說的符號。
都說中醫不行,我總感覺是“承載”中醫的許多人不行,就我們這代學中醫的人頂上去,不挨罵才怪,可是興許若干年后,身邊的同學就會以XX中醫專家的身份出現在電視上呢。我不希望我學完中醫后遇見疾病后束手無策,在接受現有應試教育的同時,唯有多跟徐叔、花溪阿姨求點撥而得以提高。課外自己也要大量閱讀中醫方面的書籍,多去實踐,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新學期,希望自己能學到更多“真”東西,然后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感謝大一學年各位網友對我的關心和鼓勵,感謝!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