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養生堂于振宣冬季進補有膏招全集

【byb.cn】 2012年11月27日-29日,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綜合內科主任醫師于振宣教授做客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為您帶來《冬季進補有“膏”招》,共3小集。精彩節目,敬請收看~
嘉賓簡介:
于振宣
于振宣,男,1944年生,黑龍江省林口縣人,北京東城中醫院 特聘專家、主任醫師;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研究院第一屆碩士研究生。早年師從我國著名中醫大師岳美中、方藥中、祝諶予等,深得大師們的臨床真諦。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專家委員會委員、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醫院倫理委員會委員。兼中華老人文化促進會傳統醫學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委員。第一屆北京中醫藥國際論壇組委會委員,北京東城中醫醫院老年疑難病中醫專家。
從事中醫臨床、科研、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近40年,中醫經典理論精熟,中醫臨床經驗豐富,對中醫內科、婦科疑難雜癥進行深入臨床研究,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老年帕金森、老年癡呆,中風及中風后遺癥、膽石癥、脂肪肝、肝硬化、血液病,婦科病不孕癥,腫瘤保守與術后治療等臨癥尤多。
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學術性文章《肝腎同治的臨床應用》、《肝腎母子相生淺析》、《膽石癥的中醫治療》、《肺結核的中西醫結合治療》、《高尿酸血癥的中醫治療》、《中醫研究生培養工作的思考》等30余篇,主編出版《中國當代中醫專家臨床經驗薈萃》、《中醫內科臨床新法》、《抗衰老中藥學》、《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黃帝內經評注》、《傷寒論注評》、《金匱要略注評》、《扁鵲心書》等學術著作。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和西苑醫院主管教育教學工作近30年,培養大批中醫研究生和臨床醫生繼續教育,對中醫教育的科學化、現代化進行了大量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頗有建樹。已先后培養中醫、中西醫結合研究生百余人(含海外留學生)。先后主持13期兩年制全國西醫離職學習班中醫工作,為全國29個省市培養中西醫結合高級人才600余人。曾講授中醫課程12門,教風嚴謹,深受學生愛戴。培養世界各地中醫學學員600多人,為中國傳統醫學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貢獻。榮獲中國中醫科學院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優秀教師稱號。
曾擔任北京中醫管理局《首都中醫藥實訓與綜合評估管理系統》課題組組長,歷時三年完成,已上線試運行。該平臺對北京市臨床各級醫師的理論水平提高與臨床技能、療效的提高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對北京市中醫人才培養產生深遠的影響。
您能猜得出圖片上小女孩的實際年齡嗎?
這是一位英國小女孩,她的實際年齡是14歲,但看起來卻像100歲的。這在醫學上叫早老癥,是一種疾病,發病率雖然很少,但是很難治。
現在有一種現象卻很普遍,就是明明30歲的身體卻有著50歲的心臟,40歲的身體60歲的骨骼。這種現象叫早衰。早衰,即未老先衰,通俗地說就是未到老年就出現衰老的現象,也就是說生物學年齡和歷法年齡有明顯差距。而且在國外醫學界,醫生們早已把衰老上升為一種疾病來看待。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威廉·瑞森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稱:衰老也是一種病,是百病之源。人體如果長期處于衰老狀態,其患病幾率是正常人的17.4倍,其平均壽命比正常人短11.6歲。
2012年公布的2009年全球的平均壽命是68歲。2012年5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各國平均壽命排行榜,中國男性和女性的均壽是73.5歲。《北京市2011年度健康白皮書》中指出北京市戶籍居民期望的平均壽命是81.12歲,其中男性79.16歲,女性83.17歲。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要想達到這個平均的壽命值我們就得預防早衰。預防早衰刻不容緩。
早衰有哪些癥狀表現呢?清醫學家龔廷賢《壽世保元》描述早衰老化的征象:營衛告衰,七竅反常,啼號無淚,笑如雨流,鼻不嚏而涕,耳無聲蟬鳴,吃食口干,寐則流溢。溲不利而自遺,便不通而或泄……未風先寒,未暑先熱。”總結起來就是:面焦、脫發、白發、齒槁、納差、便秘、腹瀉、小便頻多或短少、頭暈、耳鳴、聽力減退、腰膝酸軟、行步不穩,都是早衰的表現。
為什么會出現早衰?中醫認為影響衰老的因素很多,自然環境,精神狀態,生活習慣等。具體到人本身就是腎氣虧損,脾胃虛弱,氣血瘀滯,五臟俱損。其中中醫特別強調的是腎的作用。《內經》中指出:腎中寓元陰元陽。五臟都分陰陽,肝有肝陰肝陽,心有心陰心陽,但是唯有腎的陰陽叫元陰元陽。元是什么意思?就是最重要的,最原始的,也叫真水真火。因此腎中的陰陽是全身陰陽的基礎。所以中醫說腎是人體的物質基礎,生命活動的原動力,稱其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中醫認為補腎最佳的季節是在冬季,而冬季進補的最佳方法是膏方。因為膏方的配伍比較全面,作用溫和,緩緩補益。一般一個膏方補兩個月。補腎適合用膏方來進補。但是針對補腎的膏方,專家建議應該辯證治療。因為腎虛分兩種,一種是腎陽虛,一種是腎陰虛,要請專業醫生辨明身體狀況,有針對性地補腎。
膏方在收膏時一般會加蜜或糖。專家建議腎陽虛用紅糖,腎陰虛用白糖。糖尿病人用木糖醇。另外如果有消化不好的人可以在補腎的方子的基礎上加點大棗、山楂或者是陳皮、白蔻,這樣一是口感更好,另外也促進消化吸收。服用時一般一天早晚各一次服用,每次3-6克,最好飯后半小時服用。
養生堂
主持人:悅悅
本期做客嘉賓: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綜合內科主任醫師于振宣教授
于振宣教授分析:早衰是百病之源
節目現場
現場互動
現場互動
早衰老化的征象
于振宣教授介紹《內經》腎中寓元陰元陽
現場互動
腎陽虛的表現
治療腎陽虛簡便膏方
腎陰虛的表現
膏方滋補的優勢
于振宣教授介紹阿膠
《全唐詩●宮詞補遺》
膏方熬制時如何選鍋?
加蜜膏、加糖膏
服膏方的禁忌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