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癌癥地圖出爐 發病率低于滬穗

?
“10年之內,發病率肯定下不來,如果10年后進入平臺期就不錯了。”王寧預計,未來北京的癌癥發病率還將走高,現在發病率如此之高,從癌癥發病原因來說,是因為發病人群在10年前就已經接觸和面對有毒有害因素了,生活習慣的改變也非朝夕之事,北京2008年奧運會之后雖然環境得到明顯治理,但并未在癌癥的發病率上有降低的體現,因為癌癥不是急性病。
?
王寧說,目前,本市的肺癌患者90%都會去世,但如果最早發現的話,90%可以治愈。
?
市衛生部門今年起將開始對發病率較高的五種癌癥進行篩查,每年5萬人,累計5年。對此,王寧表示,相比“單打獨斗”的篩查,本市更應建立一套長效的體檢機制,可通過政府部分補貼或納入醫保的方式,引起公眾對自身健康問題的關注,并通過早發現早治療減少全社會的經濟負擔,從而引導大家前往正規的體檢機構進行定期體檢。
?
“病從口入”,到底哪些食物會致癌?王寧表示,目前市腫瘤防辦正在制作的FLASH動畫片將于近日投放到公共交通系統上播放,旨在讓公眾全面了解日常生活中的防癌常識。
?
■背景鏈接調查信息來自于衛生局
?
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設立于1976年,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帶領的10人團隊對全市癌癥發病病例進行專業統計和分析。
?
具體說來,北京市戶籍患者在全市138家二級以上有腫瘤接診資質的醫院看病或者住院后,醫院就會將其個人情況、診斷和治療等詳細信息上傳到北京市衛生局,其中腫瘤患者的信息會被北京市腫瘤防辦的工作人員定期下載。年均十幾萬條的數據被對比分析,哪些是以前的舊病例,哪些是新發病例,哪些是外地患者,都會被初步篩查出來。被懷疑是錯誤或者漏填的數據再返回到醫院進一步核查,確定無誤。
?
全部核實完畢后,數據下發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方便那里的工作人員進一步隨訪并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指導。每年,北京市疾控中心都會將死亡者的詳細信息發給腫瘤防辦,經過認真比對,又會確定出哪些人是因為癌癥而去世。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