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癌癥地圖出爐 發病率低于滬穗

?
在2010年全市各區縣惡性腫瘤發病分布圖上,豐臺、石景山、朝陽的顏色最深,代表其發病率在360/10萬以上。
?
城區和郊區的發病率有差距,城區新發的癌癥病例占到當年總數的67.7%,發病率為329.62/10萬,郊區發病率為256.76/10萬。但令專家們擔憂的是,隨著郊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郊區的發病率在向城區“看齊”。
?
王寧介紹,就16區縣2010年的癌癥發病情況而言,當年惡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的是豐臺區,為393.15/10萬,最低的是延慶縣,為223.06/10萬,相差170.09/10萬,豐臺區發病率是延慶縣的1.76倍。
?
“這張圖上,海淀區是城區中顏色最淺的一個”,王寧指著地圖告訴記者,這并不是說海淀就比其它幾個區安全,而是因為海淀的高校學生較多,人口趨于年輕,患病風險也低,當然,也不是說住在郊區就一定安全,昌平是郊區,但各種類型癌癥總體的發病率不比城區低。
?
“富貴癌”取代“窮人癌”
?
市民的癌癥患病種類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監測數據呈現的另一個主要特點,除了男性的肺癌、女性的乳腺癌一直位于發病首位,其他發病最多的癌癥,排序幾乎調了個頭。
?
王寧介紹,上世紀70年代,肺癌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胃癌、食管癌,這些都是上消化道癌癥,被稱為“窮人癌”。肝癌位居第四位,當時主要由肝炎引起,乳腺癌位居第五位。而直腸癌、大腸癌等這些下消化道癌癥甚至不能擠進前五名。現在的情況正好相反,男性中結直腸癌已經上升為第二位,其作為一種“富貴癌”、“生活方式癌”,發病率越來越高。
?
“結直腸癌是一種城市病,高脂肪高蛋白的攝入量增多,大魚大肉吃的多,食物精細不運動,導致便秘,毒素都積在結直腸,從而誘發癌癥”,王寧說,由于城市化的發展,郊區的很多農民已經沒有了土地,不再耕地種田,體力活比以前少多了,結直腸癌也將向郊區“侵襲”。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