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人物>> 協和急診女超人于鶯辭職各地瘋搶

協和急診女超人于鶯辭職各地瘋搶

byb.cn
[人物] 作者 :BYB.cn 日期:2013-6-9 17:11

    【byb.cn 】(來源:中國健康界)6月8日晚上21點,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于鶯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妞爸要去玉樹支邊三年,而我,干完這個月就辭職了。打算給自己放一個月大假,追求自由執業之夢想!”

 

  于鶯的微博目前擁有205萬粉絲,其中以醫生居多。她的辭職消息立即引起眾多網友圍觀、跟帖。截止6月9日上午10點,上述微博被"贊”了3317次、轉發8399次、評論6705次。

 

協和急診女超人于鶯
協和急診女超人于鶯
協和急診女超人于鶯
協和急診女超人于鶯
協和急診女超人于鶯
 
于鶯和女兒

 

  "公立醫院的精英為什么跳槽呢?”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濱云不禁發問。

 

  于鶯的辭職原由和今后去向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健康界第一時間聯系于鶯,探究其辭職動因。她今天休息,正在醫院里辦辭職手續。她說,為完成辭職手續,要找不同部門蓋20多個章,而現在她才蓋了3個。

 

  ★"我不愿意當炮灰”

 

  健康界:您的辭職手續辦的怎么樣了?

 

  于鶯:我要找不同部門蓋20多個章。現在跑了兩天,一趟又一趟,才蓋了3個。照我目前蓋章的速度,這6月份能不能蓋的完還是一回事,特別復雜。

 

  我還要站好6月份的最后一班崗,還得排班、倒休。今天我休息,不能用我上班的時間去辦手續,只能利用休息的時間來蓋章。

 

  健康界:做出辭職的決定,您考慮了多久?

 

  于鶯:考慮一年了。

 

  健康界:是什么觸動您下這個決心?

 

  于鶯:很多人會認為,協和是一個金飯碗,怎么可能舍棄這個金飯碗。很多醫學院學生、其他地方的醫生覺得,能夠到協和工作,那是莫大的榮耀,輕易不會退出。但我覺得有些公立醫院已經背離了最早的公立醫院理念,過度地擴大,資金過多地投入,這是完全不對的。

 

  盡管醫院擴大、資金投入加大,但是我們在一線干活,反而覺得越來越累、風險越來越大。醫院擴的這么大,對急診各方面的政策支持又跟不上,其實所有壓力都由一線工作人員來背。

 

  也許,某一天并不是因為我的態度問題,不是因為我的醫療問題,病人就會把命拼到我的頭上。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愿意當炮灰。這是一方面的考慮。

 

  醫院擴大了門診量,各個專科病種越來越細分,但那些真正需要治療的病人,其實很難說收治進來。有的網友表示,醫院只說病房擴大了多少倍、環境多么好,還會有人抱怨根本掛不上號,醫院擴大又有什么用。

 

  ★"我是一個有想法、還算年輕的醫生”

 

  健康界:您辭職之后,打算做些什么事?

 

  于鶯:我在微博上也說了,第一個選擇就是自由執業,要嚴格遵守《勞動法》,一個禮拜40個小時的工作制,這在私立高端診所能夠實現。在經濟上面,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體面收入,付出和收入能成正比。多出來時間的話,我會做”大愛清塵"的志愿者,還可以多陪陪女兒。我老公要去玉樹支邊,我也想去那里,跟當地醫院聯系好,每年去定期培訓講課,關于一些醫療法規、案例、急救基本常識等內容。

 

  健康界:對于自由執業的落點機構,您選好了嗎?

 

  于鶯:本來一開始,我打算去上海。但是現在我老公要去支邊,將不在北京,孩子還沒有那么快去上海,所以我打算先留在北京工作。

 

  我留在北京工作,其實可選擇的范圍很窄,一個是和睦家,第二個就是高端的全科醫生診所。

 

  然后,我還有一些想法,比如說結合查體、做一些疾病的宣教、預防,相當于給需要的人做私人醫生、家庭醫生。我其實挺想做這方面的工作。如果這個模式今后可以推行的話,甚至我覺得將來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醫生也可以參照這個模式。在社區周圍鞏固一批醫生,留下一批病人,家庭醫生對這批病人發揮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作用。這應該是將來的一個醫療發展趨勢。

 

  健康界:是想走預防和社區結合的道路?

 

  于鶯:對。因為很多的病人,包括在協和醫院,來的時候都已經是晚期。一些慢性病人,他不到中末期、不到臟器功能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會到醫院看病。這挺可惜的。

 

  人各有志嘛。有的人說,你都不是專家,你出去干什么。我覺得,專家可能會去做這么基礎的工作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位。如果你一開始就把我當成一個專家,那你們恐怕會失望。我一直不認為我是一個專家,只不過是一個有想法的、還算年輕的醫生。

 

  健康界:您這樣的想法是想要在某個機構里落地,還是想自己做?

 

  于鶯:不可能是個人,肯定得掛靠一個診所。到目前為止,我還在談。已經有很多地方都聯系過我,到時候選擇一個吧。錢倒不是主要的考慮。因為任何一個醫生,不拿回扣、不拿紅包,只要脫離公立醫院,去私營機構,肯定會比現在收入要高。我也不是說,在所有機構中挑一個給錢最多的。

 

  愛康國賓、和睦家等機構也找我聊過,還在進一步的溝通當中。

 

  健康界:為什么沒考慮自己創業?

 

  于鶯:畢竟我是一個女人,而且我老公要去支邊的話,孩子是最重要的。對我來說,事業都可以往后退一退,家庭是最重要的。我自己去創業的話,遠期收入可能會好,但是前期的風險會特別高,投入的精力特別大。一旦孩子顧不上的話,我創業為了什么呢?不是為了我自己。如果要是為了光自己開心,家庭顧不上,我是不考慮的。

 

  健康界:選擇自由執業,您覺得以后會面臨哪些風險?

 

  于鶯:如果我要去一個完全新興的醫院,會有一定的風險,可能新醫院要去拉攏病人。很多民營醫院走到了歧途,掙不了錢,而醫院的投資又很大,到最后,民營醫院院長在制定政策方面就會夸大。比如,給病人在診斷上夸張一點,用藥上夸張一點,甚至在療程上拉長一點,這造成民營醫院的品牌為什么會這么惡劣。

 

  我去選擇,肯定首先選擇的是老板。這個老板一定要很明白,看病不是掙錢的,掙錢在以后,前期對醫院品牌的塑造也相當重要。和睦家在北京市場做這么多年,之所以能夠站穩腳跟,一開始肯定也不會掙錢。一切按照標準來。我這個人,你看我嘻嘻哈哈的,其實我是一個比較有原則的人,不該用的藥不用,不該做的檢查不做,能少花錢,盡量少花錢。

 

  醫生的服務其實在于他本身提供的專業信息,就靠服務去吸引人,而不在其他的附加產品上。這是我堅持的一個原則。如果我將來的老板對此不認同,我是不會去的。

 

  ★醫生要樹立個人品牌

 

  健康界:很多網友都關注您的動向,您怎么看他們的評價?

 

  于鶯:從昨天開始,我看了很多網友的提問,每一條都看,包括有一些匿名的問題,但是你能看出他的身份。一些公立醫院的老教授、資格很老的醫生,他們都不看好。他們認為,將來民營醫院對醫生的考核也會走重視科研的路子。

 

  我覺得,市場不應該這么固化?,F在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反抗這種不公平的體制、對醫生的評價體系。從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他們對科研很重視,的確會投入很多的錢,但他們對臨床一樣的重視。

 

  而在我們的公立醫院,其實是擰過來了。你的科研論文好,晉升職稱就快,你掛的號的價格就高,找你看病的病人也多,但臨床水平怎么樣不好說,也許有的人非常棒,有的人其實就一般。

 

  健康界:有的網友還說,以后您去哪個機構,一定會去找你。

 

  于鶯:在自由執業以后,對于將來個人發展,我不光是當一個全科醫生,就退出大家的眼球,還有一些其他的打算,包括對科普的宣教,甚至我現在還和一些網絡公司聯系,爭取樹立自己的APP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病人可以隨時跟我溝通,有收費的,也有免費的??窟@個本事掙錢,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

 

  健康界:這會涉及到一些商業化的運作?

 

  于鶯:一方面是商業化,另外一方面就是,如果樹立起這樣的個人平臺,一些老病人愿意在我這邊隨診,宣教、溝通是免費的,但提供技術和醫療肯定是收費的。

 

  我對我的病人,不是像現在急診科一樣,你掛了號我給你看,看完了以后,你要不然出院,要不然就是去??撇》?,跟我沒有聯系了。我希望能夠自己周圍有這么一批病人,他們的疾病發生、發展是由我全權照看的。

 

  健康界:您要樹立個人品牌的想法與全科醫生的身份會不會有矛盾?

 

  于鶯:不矛盾。也許我在私立醫院以后,門診費會比較高,這是一方面,那肯定會高,不高,我靠什么吃飯,靠什么掙錢,怎么養孩子。但是,比如線下的交流,完全比我現在要自由的多?,F在協和醫院規定上班時間不能發微博。其實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跟病人溝通。

 

  如果到了一個新地方,我會跟我的老板談。醫生個人品牌的樹立,可能將來在私立醫院當中是一個主流。不過我希望,假設我去任何一個地方,我周圍的醫生也有個人品牌的意識,大家一起來做這個事情,會更好一些,然后他帶動社區、帶動全科發展。

 

  健康界:在協和醫院的醫生中,您算是很另類的一個。周圍同事對您怎么看?

 

  于鶯:其實底層的醫生護士、一些護理員,甚至掃地的、后勤的人都很喜歡我,他們經常把一些自己的家庭、感情、情緒不穩定等事情,都會找我來溝通,找我來談心。

 

  健康界:您是個名人了。

 

  于鶯:不是名人的問題,跟名人沒有任何關系。

 

  健康界:其他醫生對您的辭職是什么反應?

 

  于鶯:很多體制內的人覺得,到了協和,再要離開,是不太舍得,不太舍得這個金字招牌,協和是個很大的靠山,另外,個人出去執業畢竟是冒風險的,很多人自己也會掂量掂量,他如果真是參與市場體制戰爭,他的優勢在哪里。

 

  恐怕我真的挺難帶走一大批,我也不希望帶一大批,畢竟我在協和十六七年,如果要是真的我走帶一批人,協和肯定恨死我了。

 

  我也希望每一個醫生,哪怕他離開這個體制,離開公立醫院,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對自己的前途是有一份打算的。不是說,這個體制不好,我要離開,自己沒有任何的想法。這樣是不可以的。

 

  ★公立醫院要靠什么吸引人才

 

  健康界:您的粉絲中很多是醫生,您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您辭職的消息一拋出來,這種示范效應估計也會非常大。

 

  于鶯:對,所以我想在將來寫一篇長微博,現在這兩天我沒有時間。我看了看昨天的評論,也有很多的年輕人表示很迷茫。我覺得,在你們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努力的工作,哪怕公立醫院的體制多差,它畢竟病人多、病情復雜,而且能夠受到的磨煉和教育會很大。年輕人在根基還不穩的時候不要冒然行動。

 

  當年輕的醫生從來都是不掙錢的,國外、國內都不掙錢,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昨天有個朋友問我說,你是不是很有財產基礎了才會這樣做。我說真不是這樣。我在去年寫微博之前,家里的私人存款加起來不到五萬。不過,我覺得人不應該一心鉆在錢眼里。掙錢固然重要,但這個工作讓你覺得開心體面,能夠體現自我價值,這更重要。

 

  健康界:您覺得,公立醫院的醫生出去自由執業今后會不會是一個潮流?

 

  于鶯:相信會的,而且我也相信會有一批很優秀的醫學院校的畢業生去參加公立醫院的競聘,在那里學到醫生的本事。這對公立醫院來說不是一件壞事,督促他們調整自己的體制,調整自己的管理理念。公立醫院也應該好好考慮,除了金字招牌以外,公立醫院到底靠什么吸引人才的。一個市場只有流動起來,才是真正的市場,否則就是大鍋飯。

 

  人物簡介:直言"醫療黑幕”的"協和姐”

 

byb.cn
 
于鶯著作

 

  于鶯是北京協和醫院急診室醫師,2011年10月7日開通微博。因為每天和網友分享醫院趣事、生活囧事,憑借直率的個性和風趣的言語,被網友稱為"協和姐”,目前有粉絲205萬,曾出版《急診科女超人》。

 

  于鶯在微博中每每直言說實話,都會引爆網友對醫療話題的討論。

 

  2012年11月19日于鶯發微博稱,一輛120急救車拉著意識不清的病人,連跑5家醫院,都因急診科爆滿,沒床沒設備而無法及時搶救。該微博讓網友對急診病床和看病難關注。

 

  2013年2月27日晨,于鶯發布了一條來自醫院同行的微信。內容為某醫院要求全體醫師限制醫保定額,若超額醫院將扣醫師個人工資。而差額會被補貼給醫院領導關系戶:這意味著醫師若要保飯碗,被迫道德下降,需對普通老百姓的醫保動手腳。該微博一經發出,被轉發3萬余次。

 

  【別有病網點評

 

  目前,網上對醫生自由執業討論非常熱烈,協和急診女超人于鶯的離職,可能是為此率先邁出的勇敢的一步。對此,我們表示贊賞。另外,另一個協和姐張羽(http://www.neimengedu.cn/doc_4871.aspx),恐怕也會步其后塵。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