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有一顆紅心,兩葉黑肺

?
《新民周刊》:你所了解到你所在的廣東省衛生廳對于大氣污染引發的疾病等方面,會有一些投入嗎?
廖新波:這是公共問題,目前沒有投入。治療是由衛生部門負責,那污染誰來負責?
我認為,引入碳消耗的理念是非常正確的,誰污染,誰付錢。但我們現在一面顧著GDP,一面犧牲了環境,我們為此付出的醫療成本是巨大的。
現在已經發現灰霾天氣僅僅引起肺部的疾病,那以后,血液的病呢?骨頭、腦神經的病呢?……一想起來,就非常之恐怖!到那時候再來治理的話,付出的成本就更為巨大!現在,我們對于公共衛生的投入都不足,將來有可能加倍償還都不足以解決污染帶來的健康問題。
環境污染帶來的醫療成本是巨大的,國外也有文章在討論這個事情。上次我看到有篇文章就是關于水污染問題帶來了極大的醫療成本。現在我們在實行新醫改時,應該從疾病預防的角度出發,使我們的市民少生病、從環境抓起。
《新民周刊》:對于包括大氣污染在內的環境污染而引發的公共衛生問題,你認為衛生部門目前能夠有所作為的空間在哪里?
廖新波:這是環保部門與衛生部門一起要努力的,就好像職業病的防護、防治是很容易做的,即按照職業法規去做,加強監督。而對公共環境的污染,也應該制定一些措施予以監督,譬如加強對污水、污氣、廢棄物的監測與處理,環保部門要從源頭抓起;衛生部門目前能做的是健康教育,但目前政府在健康教育投入方面也很少。
《新民周刊》:這是由于資金問題,抑或其他原因?
廖新波:是觀念問題。因為健康教育不產生GDP,對GDP毫無貢獻。你怎么去計算綠色GDP?綠色GDP還是一種半理想化的狀態,因為有些污染是可以預防的,有些是現階段不能預防的。好比汽車排放的污染物二氧化碳與其他廢氣嚴重污染環境,即便你有了一些防護裝置,污染依然存在,但你能否禁止開車?不行。但如果放任自流,任由廢氣、廢物排放,你怎么不可以從嚴處理?我們可以制定一個長遠計劃,努力減少污染。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