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V養生堂張京春傳自宮廷的養生方全集

清宮醫案中,有大量關于慈禧心悸的記載。其人前半生后宮爭寵,后半生爭權奪利,心悸癥狀時有出現,但是卻并未明顯影響到壽命,可以說與善于養生不無關系。國家級名老中醫陳可冀院士的學術傳承人、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張京春根據大量清宮心悸醫案的記載,來為您解答《傳自宮廷的養生方—3》。
相信大家都有過心慌的感覺,緊張的時候會心慌,運動后會感覺心跳加速,有時候被驚嚇,也會心悸……心悸是病嗎?正常人可以出現心慌,許多原因導致的心臟病也會表現為心悸。
清宮醫案記錄的心悸、驚悸,多伴有頭暈、不寐、健忘、耳鳴、發熱、身倦等癥,病機表現多樣,以肝熱、脾濕、痰飲、氣虛為主,常用組方結構為補氣陰藥+疏肝理氣藥+安神藥+化痰藥為主。心悸是一般來說分為驚悸和怔忡兩種,因驚恐、勞累而發,時作時止,不發時如常人,病情較輕者為驚悸;若終日悸動,稍勞尤甚,全身情況差,病情較重者為怔忡。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中醫學對于心悸的治療方面,與清宮醫案基本一致。主要涵蓋益氣養陰、安神定悸和調達肝氣等三個方面。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據記載慈禧太后用花、吃花。常食用白菊花、荷花、玫瑰露等等,還喜歡用金銀花作花露水護膚,玫瑰花泡澡。玫瑰花有"解郁圣藥"之稱。《本草正文》中道:"玫瑰花,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疏氣活血,宣通窒滯而絕無辛溫剛燥之弊,斷推氣分藥之中,最有捷效而最馴良,芳香諸品,殆無其匹"。
細心的人會發現,除了壓力比較大的人容易出現心悸不適外,老年人也非常容易出現心悸。中醫講"年過半百而陰氣自半",隨著身體的衰老,氣血陰陽也隨之虧虛,以致心失所養,從而發為心悸。現代醫學同樣認為,隨著年齡增高,細胞凋亡、膠原和脂肪組織的沉積增加,心臟竇房結活力降低、心臟傳導纖維不斷喪失,因此老年人的心悸非常多見。更多內容請收看本期節目。
這是清宮中非常簡單、有效的一張代茶飲方,方用黨參、炙甘草健脾益氣,棗仁、茯神寧心安神,當歸補血養心。非常適合心脾兩虛的患者,臨床應用非常廣泛。適應癥、禁忌、注意事項等請收看本期節目。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