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悟本們神醫興衰深度分析

"神醫"們的興起,是伴隨著的中國改革開放后的社會轉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即,從吃不飽,到吃出病;從藍天白云,到霧霾籠罩;從與世無爭,到過勞猝死;從白醫天使,到醫患對立,這一系列的變化,給"神醫"們提供了興起的社會溫床,于是,各方大師們就此興起了。
1、從吃不飽,到吃出病
改革開放前,民眾多吃不飽,營養不足,但那時吃的東西,基本上還算是健康的,是有機食品。那時的西紅柿,幾分錢一大筐,一掰開,都是沙瓤的、有籽的,老遠就能聞到西紅柿味,而如今,西紅柿幾元錢一斤,但卻變成了實心的了,也沒有了食物本身的香味。
而如今,不只是西紅柿,這幾年,食品安全的事件頻發,甚至出現了轉基因食品,這一切的一切,都會使體內的毒素蓄積而導致患慢性病的人數大幅度提升。也正因為很多病是吃出來的,也就為張悟本"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
2、從藍天白云,到霧霾籠罩
改革開放前,北京的天大多是藍的,晚上,可以靜靜地坐在院子里數星星。那時,我們都騎自行車上班,不會感覺到有什么呼吸困難,甚至經常在大馬路上,看到有人推著自行車在跑步。
而如今,在北京,能見到藍天白云竟然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了。你還能看到大街上推著自然車跑步的人嗎?
3、從與世無爭,到過勞猝死
改革開放前,絕大多數的人,不是在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就是在公社勞動。當時,每一個人掙多少錢,大家都知道。因此,那時的人們基本上處于與世無爭的狀態,因而人們的心態也相對平和。
而如今,巨大的財富反差,導致人們的心態失衡,很多人拼命工作,都是為了比別人活的更好一些,從而猝死案頻發。
4、從白醫天使,到醫患對立
過去多數人實行的都是公費醫療,看病用不著自己花錢,因而進到醫院里,看到的都是白衣天使,很少聽到有醫患緊張的事情。
而如今天,醫療費高漲,有些病,即使有醫保,也需要個人負擔不少,這就使得那些花了錢,而沒治好病的患者,與醫生產生強烈的對立情緒。想一想也是,當醫療成為一個產業時,當醫院醫生藥廠都希望從病人身上掙錢時,這種特殊的醫患關系,不對立才怪呢!很多人都是因病致貧,因病反貧,民眾的幸福指數大大降低了。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