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控制血糖5大要點

同時,把餐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里,也是預防肥胖和減肥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那些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人,實施同樣節食措施時,減肥難度會比別人更大。
要想控制好餐后血糖的水平,就要弄清楚血糖上升到底和什么有關系。下面就是除了藥物和胰島素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和控制血糖有關的五大要點:
首先,血糖是哪里來的?是糖和淀粉(統稱為碳水化合物)帶來的。碳水化合物總量越大,升糖的潛力就越大。所以,控血糖的第一項,就是不要吃過多的甜食和淀粉類食物。
如果做飯做菜做點心做湯的時候加入糖,看起來好像什么都沒有多,其實已經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量,而且還會令人食欲大開,不利于控制體重。因此,要革除對甜味的癖好,盡量不吃加糖的食物。
同時,還要限制淀粉類主食的數量,除了米飯饅頭面條之類食物限量吃之外,如果吃了甘薯、土豆、山藥、芋頭、藕、甜玉米、甜豌豆、嫩蠶豆之類含有淀粉的食物,都要相應扣減主食的量,保證一餐當中碳水化合物總量不過多。
其次,吃進去的到底是什么淀粉食物,含有什么抗營養成分,也同樣地重要。由于淀粉的成分不同,消化難易會很不一樣。比如說,大米淀粉中支鏈淀粉含量高,比較容易消化。而相比之下,綠豆淀粉粒直鏈淀粉含量高,消化速度就比較慢。除了粘性食物之外,大部分雜糧、雜豆、薯類,都比白米白面的血糖反應低。
另外,淀粉類食物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和抗消化物質的數量不同,也會影響到消化的速度。比如,豆類中含較高的單寧、植酸等物質,雖然人們往往會擔心它們妨礙礦物質的吸收,但適當攝入時,它們和人體消化酶結合后會降低消化酶活性,起到延緩餐后血糖上升的作用,對糖尿病、高血脂患者是有益的。
第三,烹調加工方法是怎樣的。一般來說,食物加工得越精白、打得越碎、烹煮得越軟爛,消化就越容易,餐后的血糖上升速度就越快。比如說,白饅頭、白面包的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比白糖有過之而無不及。相反,那些不夠軟爛、需要細細咀嚼的烹調方法,比如彈性很強的通心粉,有利于保持餐后血糖水平的穩定。遺憾的是,大部分糖尿病人都只愛吃精白細軟的食物,連在白米飯中摻入一點雜糧都不肯。
第四,用其他食材來延緩淀粉消化,減慢消化出來的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也能有效地平緩餐后的血糖水平。比如日本研究證明,先吃一碗蔬菜,配些魚肉,再開始吃米飯,而且一口飯配一口菜肴,血糖的波動就要比先吃米飯,大口吃飯小口吃菜要小得多。還有很多研究證明,用牛奶、豆漿、堅果等配合主食一起吃,都能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的波動。
當然,控制血糖只是維護健康的一個方面,并不是全部。無論是否需要控制血糖,都要把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吃夠。蛋白質、必需脂肪酸、13種維生素、20多種礦物質,還有多種保健成分,少了哪個,都會讓人身體代謝功能下降,活力下降,甚至提前衰老。所以,健康飲食的秘訣是少油少鹽,新鮮天然,提高單位重量食物中的營養質量,萬不可以為控糖而讓自己每天陷入饑餓痛苦當中。
最后,要忠告的第五個要點是,在控制飲食之外,增加運動,強化肌肉,是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控制能力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哦!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