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谷穴

【名稱】:合谷
【歸經】:大腸經穴
【拼音】:Hé gǔ
【國際標準代號】:
LI04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主治】:頭痛,目赤腫痛,鼻衄,齒痛,牙關緊閉,口眼歪斜,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
【刺灸法】:直刺0.5~l寸。
【經絡視頻】:
點擊觀看視頻
【穴位視頻】:
點擊觀看視頻
【描述】:
[穴義]大腸經經氣在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
[名解]
1)合谷。合,匯也,聚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腸經氣血會聚于此,并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本穴物質為三間穴天部層次橫向傳來的水濕云氣,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處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肌肉間間隙較大,因而三間穴傳來的氣血在本穴處匯聚,匯聚之氣形成強大的水濕云氣場,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風也???,出入之所也?;⒖诿庵秆▋鹊臍庋镔|運動形式為風木的橫向運動。
3)容谷。容,容納、包容也。谷,兩山之間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間穴傳來的氣血物質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匯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質為三間穴的水濕之氣匯合而成,所處為天部,其狀為云,富含水濕,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納也???,脾胃之屬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有脾土的長養特性。本穴物質為三間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由本穴外傳時也是以風木的形式橫向外傳,但由于其水濕云氣有溫熱之性,因而還有部分水濕之氣氣化上行于天,表現出脾土的長養特性,故名含口。
6)大腸經原穴。本穴物質由三間穴的水濕云氣而匯聚,性溫、量大、所處范圍廣,可擔當起充補大腸經整條經脈氣血的作用,故為大腸經原穴。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天部層次大范圍內的水濕云氣。
[運行規律]穴內的天部水濕云氣一方面橫行向陽溪穴傳輸,另一方面不斷氣化向更高的天部層次擴散。
[功能作用]推動天部層次的氣血運動,向天部層次輸送水濕云氣。
相關文章:穴位的故事016合谷:牙痛之要穴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