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敦穴

【名稱】:大敦
【歸經】:肝經穴
【拼音】:Dà dūn
【國際標準代號】:
LR01
【特點】:
五輸穴之井(木)。
【定位】:在足大指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主治】:疝氣,縮陰,陰中痛,月經不調,血崩,尿血,癃閉,遺尿,淋疾,癲狂,癇證,少腹痛。
【刺灸法】:斜刺0.1--0.2寸,或用三陵針點刺出血;可灸。
【描述】:
[穴義]體內肝經的溫熱水液由本穴外輸體表。
[名解]
1)大敦。大敦,即大樹敦也,在此意指穴內氣血的生發特性。本穴物質為體內肝經外輸的溫熱水液,而本穴又為肝經之穴,時值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體表后蒸升擴散,表現出春天氣息的生發特性,如大樹敦在春天生發新枝一般,故名大敦。
2)水泉。水,水液也。泉,源源不斷之意。水泉名意指體內的肝經水液源源不斷地由此外輸體表。本穴物質來自肝經體內經脈的外輸水液,肝經與膽經相似,其運行的氣血物質為天之中部的水濕風氣,由體內外輸體表的氣血物質亦為風氣冷縮后的地部水液,此冷降之液量不大,但卻源源不斷地由體內外輸體表,如細小的水泉外涌一般,故名水泉。
3)大訓。大,多也,大也。順,趨向同一方向也。大順名意指體內肝經外出體表的水液全部氣化后向天部而行。理同大敦名解。大訓名意與大順同。
4)肝經井穴。井,地陪孔隙也。本穴有地部孔隙與體內肝經相連通,為體內肝經氣血的外出之處,故為肝經井穴。
5)本穴屬木。屬木,指本穴氣血運行變化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體內肝經的外出水液,水液外出體表后氣化為天部之氣,此氣水濕滯重所升天部層次也不高,只表現出木的生發特性,故其屬木。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溫態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律]吸熱蒸升并循肝經傳于行間穴。
[功能作用]生發風氣。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