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竇穴

【名稱】:食竇
【歸經】:脾經穴
【拼音】:Shí dòu
【國際標準代號】:
SP17
【定位】:在胸外側部,當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6寸。
【主治】:胸脅脹痛,噫氣,翻胃,腹脹,水腫。
【刺灸法】:刺法: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酸脹。 切勿深刺,以防氣胸。灸法:艾炷灸3~5壯,艾
【描述】:
[穴義]脾經氣血由此回歸脾臟。
[名解]
1)食竇。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竇,孔穴、地宮也。食竇名意指脾經的地部經水由此漏落三焦內部的脾臟。本穴物質為腹哀穴傳來的地部經水,隨經水流行的還有較多的脾土物質,而本穴有地部孔隙與脾臟相通,脾土物質隨流行的經水而回歸脾臟,故名食竇。
2)命關。命,性命也。關,關卡也。命關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運行的正常與否重關人命。本穴有地部孔隙與體內脾臟相通,它內泄脾臟之熱,外降脾土之濕,是脾臟與體表氣血物質溝通的重要渠道,故名命關。
3)食關。食,胃之所受五谷也,脾土也。關,關卡也。食關名意指本穴為脾臟與體表脾土物質出入交換的關口。本穴為脾經經水內傳脾臟的出入關口,脾土物質隨水流行,因此它也是脾土物質的出入關口。脾土之性是固定不移,它無風不運,無水不行,本穴若無經水載土,穴之孔隙亦如關卡一般阻土運行,故名食關。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脾土微粒與經水的混合物。
[運行規律]由體表脾經注入內部脾臟。
[功能作用]將脾經體表氣血回流脾臟。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