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巴馬醫改受挫談中國醫改

【byb.cn 大道至簡】 國慶放假這幾天,除了瀏覽各大網站有關國慶閱兵的報道,再就是被趙本山突發腦溢血住院的新聞吸引,連續寫了兩篇文章,反響極其強烈。其實,兩方面并不相干的新聞,讓我產生了諸多的聯想。無論從事實上,還是感覺上,我們都在感受到國家的強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時,我們的幸福感指數卻在下降,而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疾病。
奧巴馬醫改受挫對中國醫改的啟示
那什么是幸福感指數呢?英文名稱:Happiness Index
幸福感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于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而幸福指數,就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值。它包括了三個方面:①涉及認知范疇的生活滿意程度,包括生存狀況滿意度(如就業、收入、社會保障等),生活質量滿意度(如居住狀況、醫療狀況、教育狀況等)。②涉及情感范疇的心態和情緒愉悅程度,包括精神緊張程度、心態等。③指人際以及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程度,包括對人際交往的滿意程度、身份認同,以及個人幸福與社會和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
“幸福指數”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國王提出并付諸實踐的。20多年來,在人均GDP僅為700多美元的南亞小國不丹,國民總體生活得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關注。現在美國、英國、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都開始了幸福指數的研究,并創設了不同模式的幸福指數。如果說GDP、GNP是衡量國富、民富的標準,那么,百姓幸福指數就可以成為一個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標準。百姓幸福指數與GDP一樣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監控經濟社會運行態勢;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眾的生活滿意度。可以說,作為最重要的非經濟因素,它是社會運行狀況和民眾生活狀態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發展和民心向背的“風向標”。所以近年來,人們也普遍認為:幸福指數,是體現老百姓幸福感的“無須調查統計的”反應:是掛在人民群眾臉上“指數”。
但是,盡管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但是,國人心里或多或少的有揮之不去的陰影,那就是幸福感指數在下降,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沉重的醫療費開支。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家庭、身邊、周圍的人,有完全身心健康的人嗎?我想基本沒有。我自己家的親戚,一個媽因癌癥晚期在醫院住著,已經無法進食,就是靠輸營養液維持,一個月自費的費用加在一起有10萬;一個媽因帕金森晚期,喉管已經切開在醫院住著,自費要8萬。還好,這兩家還有點家底,還能耗的起,畢竟孩子事業有成,老母養育了一輩子,無論如何,砸鍋賣鐵也要讓母親多活一天是一天,但是,這無疑是一種兩難的境地。一方面,病人沒有生活質量,但又有強烈的求生愿望;另一方面,孩子和老伴誰也不想讓病人死,但又要承受著高額的醫療費用。
那位問了,難道他們沒有醫保嗎?對,真的還讓你說著了,一個有,一個沒有。但是,無論有沒有,自費每個月都要這么多錢,為什么呢?因為醫生告訴你,這個藥好,但是自費,不報銷,作為孩子、配偶,你說是花不花這錢呢?我想,但凡是家里有過病人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趙本山住院的情況,僅房費一天就要1400元,當然這對趙本山數億的資產來說,可能是九牛之一毛,滄海之一粟,但是,即使如此,恐怕老趙也不愿意在醫院里多呆一天。趙本山尚且如此,普通百姓呢?
想必每一個人都希望等有一天自己病了的時候,能住進好的醫院,有好的醫生治療,就像治療趙本山那樣,幾天病就OK了,同時,也不需要自己花費,所有的費用全是由醫保出,其實這個愿望不僅是在中國,美國人也一樣,這不奧巴馬正在推行他的全民醫保政策,但是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制,支持率節節降低,面臨著政治上的滑鐵瀘。下面我們來看看奧巴馬的醫改是怎么一回事,對我國的醫改有什么影響和借鑒。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