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逢軍24節氣養生庚寅年大寒篇

【byb.cn】?公元2010年1月20日(農歷己丑年十二月初六)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也是中醫時令(五運六氣歷)己丑年的結束,庚寅年的開始。
?
庚寅年統運(即統治一年的五運之氣)是金運(太過)。金性涼主燥,因而庚寅年總體上氣候會偏涼燥。
?
一年六步氣中初之氣為大寒至春分(公歷1月20日至3月21日),大寒是初之氣的第一個節氣。庚寅年初之氣地氣(主氣)厥陰風木,天氣(客氣)少陰君火。地氣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形成,天氣是木、火、土、金、水星圍繞太陽公轉周期的不同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地氣與天氣相加形成了一定時空下的氣候。
?
初之氣處于春三月之中,春天應肝。初之氣的地氣(厥陰風木)千古不變,而天氣是變化的,庚寅年初之氣的天氣是少陰君火(按地氣來講,少陰君火是跨越春夏之間的氣候)。人體厥陰經分為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人體少陰經分為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綜合地氣和天氣因素,庚寅年的春天是個“暖春”,大寒至立春15天氣溫暖于往年,且風不大。
?
綜上所述,大寒時令起居飲食可參考以下提示:
?
一、起居
?
晨起夜睡總的原則是:跟太陽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太陽是生命的起源。得陽則生,失陽則死。人氣隨太陽之氣升降。白天太陽高懸天空,人的陽氣隨之上行而精力充沛;夜晚太陽在地球的對面,人的陽氣隨之潛藏使細胞得以休養生息。人好比一部機器,晚上睡眠如充電,白天工作學習如用電。充電不足,必用電不利。
?
天地為人充電是有節律的。這個節律分為四部分,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四大樂章循環往復,如環有序。順應則健康長壽,相悖則自毀身心。一年有四時(四季),一天也有四時,即北京地區北京時間(以下均以此計)3~9點為一日之春,9~15點為一日立夏,15~21點為一日之秋,21~3點為一日之冬(使用北京時間的京外地區計算出時差,在國外則按當地時間)。日春、日夏、日秋、日冬劃分了人一天行為應注意的時間段,日冬時段是人“冬眠”的最佳選擇。清朝時期,皇家規定皇帝和5歲以上的太子早晨3點起床理政、讀書,19點左右睡覺。3~5點是寅時,也稱平旦之時,即陽氣未升,陰氣未退。古代早起不過3點,晚起不過5點。一年有24個節氣,一天也有24個節氣,3點“立春”,5點“驚蟄”。驚蟄時分,地球生物陽氣涌動。人在此之前起床活動,陽氣化為清氣,不起則使陽氣轉為火氣。5點不起,則6點春分陰陽不分,易引起人頭昏腦脹、腰膝酸軟。
?
3點以后醒了,可以繼續睡,但勿過5點;如果睡不著則不宜賴床,可起來喝杯熱茶,在室內做緩和的鍛煉,冬三月不宜室外鍛煉。乏累者可早飯后補上一覺,而不宜一覺睡到7點。
?
冬天洗澡、洗頭盡量在早晨。洗頭之后一定要及時吹干,避免寒邪傷人而患頭風。
?
二、飲食
?
庚寅年金氣太過,則會克制肝木太過。肝主藏血,主筋,主情志,開竅于目。肝氣被抑欲發而不得發,容易引起人郁郁不樂;血熱、血粘、血稠的人則易怒,身上皮肉發緊而硬;血稠的人還易引發腦梗、心梗之類的疾病。因此,人們應注意盡量不吃辣味食物,少喝或不喝白酒。
血粘、血稠、血熱的人在大寒至立春間盡量不吃下列溫、熱性食物:
?
(一)溫性
?
1. 谷類:高粱米。
2. 蔬菜類:大蔥、蔥頭、蒜苗、蒜苔、柿子椒、香菜、南瓜、茴香。
3. 調料類:大蒜、生姜、醋、大料(學名:八角茴香)、花椒。
4. 水果類:山楂、金桔、甜橙、桃、荔枝、楊梅、杏、櫻桃、木瓜。
5. 肉類:雞肉、雞肝;羊肉、羊肚、羊腎、羊骨、羊油、羊奶;牛骨、牛油;鹿肉。
6. 水產品:海參、海蝦、帶魚、鰱魚、鯇魚。
7. 酒類:黃酒、葡萄酒、啤酒、米酒。
8. 其他類:大棗、人參;炒干果。
?
(二)熱性
?
辣椒、胡椒、肉桂、精白面、豆油、白酒。
未滿16虛歲的男孩和未滿14虛歲的女孩盡量不吃上述溫、熱性食物。
?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