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開展上門經絡調理服務的通知08-02
- 2018年刮痧培訓安排03-09
- 別有病網高級按摩培訓安排08-02
穴位的故事084漏谷:健脾和胃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足太陰脾經的第6穴三陰交,它有女人穴之稱,是婦女養(yǎng)生美容保健的大穴。今天,我們繼續(xù)沿脾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其第7穴漏谷,它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一、泄漏之谷
漏,漏落也。
谷,五谷也、細小之物也。
漏谷,名意指脾經中的濁重物質在此沉降。本穴物質由三陰交穴傳來,因脾經的濕熱之氣與肝經及腎經氣血物質進行了交換,上行至本穴的氣態(tài)物質則溫度偏低,在本穴的變化是散熱縮合冷降的變化,濁重的部分由天部沉降到地部,如細小的谷粒漏落之狀,故名漏谷。
在解讀漏谷谷時,我們必須要提及它的上一個穴三陰交。我們知道三陰交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和和足少陰腎經的交會穴,故名三陰交。三陰交穴,就好比經絡循行的交叉路口,又或是樞紐,又或是環(huán)島,起著一個對氣血匯聚與分流的作用,其中,足太陰脾經的經氣,從三陰交上行至了漏谷穴(足內踝尖上6寸),足厥陰肝經經氣從三陰交穴橫向漂移至蠡溝穴(足內踝尖上5寸),足少陰腎經經氣從三陰交橫向飄移至筑賓穴(基本上也是在足內踝尖5寸的位置),如下圖:

既然三條陰經的經氣從三陰交穴這個樞紐分流了,是不是各三分之一我不能肯定,能確定的就是每一條的經氣都比三陰交穴來的少,分到脾經上的也一樣,漏,是指相對于三陰交分流的經氣來說的;谷,體現的是脾經主管消化谷物的功效而言的,故名漏谷穴。
我們注意一下,一般而言,中醫(yī)在經絡穴位的解讀當中,形容下行的經絡氣血,多為經水,畢竟水往低處流;而上行經絡的氣血,多為經氣,畢竟氣多往上走。
同樣是帶“谷”的穴位,遇到下行的經絡,經水就容易匯聚,而遇到上行的經氣,則氣就不如水容易聚集,從這個意義上說,漏谷穴這個“漏”,指的就是這個上行的經氣聚少離多的形態(tài),而這個“谷”,不同于上行的手陽明大腸經上“合谷”的“谷”,也不同于下行的足陽明胃經上“陷谷”的“谷”,這二者的“谷”都帶有“凹陷的谷地”之意,都形成了氣血的匯聚,而漏谷的“谷”,則并非是“凹陷的谷地”之意,而特指的是“谷物”,這就是中國字,一字多意的特點。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fā)現,以“漏”命名的穴位,僅漏谷一家,別無分號,可以“谷”命名的穴位卻有很多,涉及了七條經絡的10個穴位,并且?guī)缀鮽€個都是要穴:
大腸經:合谷
胃經:陷谷
脾經:漏谷
小腸經:前谷、陽谷
膀胱經:足通谷
腎經:然谷、陰谷、腹通谷
膽經:率谷
健康一線解讀漏谷穴
二、健脾和胃
在我們已經解讀過的穴位中,具有健脾和胃功能的穴位不少,但能以“健脾和胃”這個詞命名概括的,則只有公孫穴了。公孫穴具有皇家血統,能以此命名,其健脾和胃的功能當然足夠強大了。但對于同樣具有健脾和胃功能的漏谷穴而言,因其更靠近人體的中焦,所以在健脾和胃的功效上,與公孫穴應該是各有側重吧!在具體的實踐中,網友可以試試這兩個穴,哪個按著疼,就說明哪個問題更大一些,這就是中醫(yī)阿是穴的診斷法,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沉降脾經陰濁
【主治】
腹脹,腸鳴,小便不利,遺精,下肢痿痹、消化不良
四、總結
1、泄漏之谷
2、健脾和胃
這正是:三陰交穴分三條,脾肝腎經各自蹽,脾經分流走漏谷,健脾和胃病自消!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y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fā)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