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書評>> 穴位的故事089沖門:下肢樞紐

穴位的故事089沖門:下肢樞紐

byb.cn
[書評] 作者 :人體管道工 日期:2017-7-10 00:01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足太陰脾經的第11穴箕門,它對小便具有雙重調節作用,既可調小便不利,又可調小便失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今天我們繼續沿脾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其第12穴沖門,這是人體361穴23道“門”中第6道門,是溝通軀干和雙腿的重要穴位,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byb.cn

一、沖射之門


  ,沖射、沖突也。

  ,出入的門戶也。

  沖門,名意指脾經下部諸穴傳來的經氣由本穴上沖腹部。本穴物質為脾經腿膝下部經氣匯聚而成,在本穴的運行為受熱后的上沖之狀,故名沖門


  先說說沖門位置吧,這可能是人體最好找的穴位之一,如果你會摸你手腕上的脈博,那你就會找沖穴門。不過這個位置相對來說比較隱蔽,它位于大腿根腹股溝處,也就是大腿與小腹的連接處,你會摸到一處脈搏跳動的很明顯,那么緊挨著這個博動點的外側,就是沖門穴。


  有不少人把沖門穴和股動脈的博動點混為一談了,其實,二者的位置,還是略有差別的,否則話,針刺博動點,會導致動脈血噴射而出,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byb.cn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雖然以“”命名的穴位很多,涉及到了8條經脈的9個穴位外加一個經外奇穴,但真正符合沖門這個詞組命名規則的,則只有足陽明胃經上的沖陽穴。凡是“”字在穴位名之前的,都與“動脈”的博動有關,沖陽就位于足背動脈的博動處,而沖門則位于腹股溝動脈的博動處。

  胃經:氣沖沖陽
  脾經:沖門
  心經:少沖
  膀胱經:眉沖
  心包經:中沖
  三焦經:關沖
  膽經:天沖
  肝經:太沖

  經外奇穴下肢部:八沖


  以“”字命名的穴位則很多。共涉及到了14經脈中的12條,外加經外奇穴,共計23個穴位,也就是在人體361個穴位中,有23扇門,每15個穴必有一個是“門”穴,足見“門”字穴的重要。除了大、小腸經無“”以外,幾乎所有的經脈中都有“”的存在。打開就通,關上就堵,這就是“門”字穴的根本含意。


  在以往我們已經解讀過的《穴位的故事》中,我們已經解讀過了5扇門,分別是處于云端肺經之門云門;位于腹部中間主管代謝胃經上的三道門,梁門關門滑肉門,以及大腿內側脾經上的箕門


  “云門”,它是主管肺氣下降的,很多人便秘是因為肺氣虛,肺氣不降造成的,這時點按云門穴會比較痛,持續點按到不痛了,肺氣降了,便秘的問題就解決了;

  梁門,因為有一根梁橫在那,所以,容易造成腹脹,刺激該穴,會促使胃經經水順利下泄;

  關門,則是截留住經水,以期養胃健脾;

  滑肉門,則是減肥大穴,滑肉滑肉,肉如果順滑了,肚子也就下去了。

  箕門,小便不利和尿失禁雙調。


  沖門穴,之所以被稱為沖射之門,當然是和股動脈在此有很大關系,如果壓住了股動脈,就等于切斷了軀干與大腿之間的氣血聯系,當然,多數情況下這扇門是一直處于打開狀態的。


二、三經交匯穴


  我們知道,三陰交穴,是位于脾經足內踝之上,小腿內側3寸的位置,是足太陰脾、足厥陰肝和足少陰腎三條陰經的交匯穴,故名。但是,你知道嗎?沖門也是三經,即足太陰脾、足厥陰肝和陰維脈的交匯穴。



byb.cn

  陰維,既陰維脈。同陰蹺、陽蹺、陽維、帶脈、沖脈、督脈、任脈八條普通經脈構成小周天。

  陰維脈,奇經八脈之一。“維”者系也,陰維脈與六陰脈相聯系,維系諸陰經。陰維脈起于小腿內側筑賓穴,沿腿股內側并足太陰、厥陰上行,至咽喉與任脈會合。


  《素問·刺腰痛論》:“刺飛陽之脈,在內踝上五寸,少陰之前,與陰維之會。”

  王叔和說:“診得陽維脈浮者,暫起目眩,陽盛實者,苦肩息,灑灑如寒”;“診得陰維脈沉大而實者,苦胸中痛,肋下支滿,心痛”。

  陰維脈有病時,有心痛的癥狀。《難經·二十九難》:“陰維為病,苦心痛。”


  交匯穴的重要性體現在它所處的位置上,它就好比處于交通要道的交叉路口上,路口疏通好了,各條路都通暢。


三、溝通軀干與下肢的樞紐


  雖然沖門穴的位置與股動脈跳動點不在一處,但昆叔在臨床中,卻非常看重沖門穴的作用,我在以往的文章中,總是提及壓股動脈一事,壓的這個點實際上就是股動脈的博動點。但因為在實際施行壓股動脈這個手法時,不是單純地壓在股動脈的博動點上,而是包括沖門府舍二穴,及整條腹股溝都一并壓住了。


  雖然脾經是回流經脈,是逆著人體的頭腳方向走的,但對于壓股動脈這個手法而言,檢測的則是氣血能否從心臟的主動脈出來而達到腳趾,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順流的經脈不通,當然就談不上回流。而壓住股動脈,就相當于在軀干與大腿之間筑起一道臨時的大壩以攔住血流,大約堅持一分鐘,等待血流蓄積足夠大的能量時,釋放掉對股動脈的壓力,你就會感覺到一股熱流(過血感)沖射而下,這也就是為何稱此穴為“沖射”之門了。如果經脈通暢者,這種過血感則可達腳趾尖,而經脈不暢者,根據程度的不同,往往則只能到膝蓋附近,從而幫助按摩師來檢測病患的下肢氣血的通暢程度,所以,我們才把沖門穴稱為溝通軀干與下肢的樞紐,打開此門氣血則通,關閉此門氣血則閉。


四、功效與主治


  【功效

  運化脾土


  【主治

  腹痛,疝氣,小便淋瀝、崩漏,帶下


五、總結

  1、沖射之門

  2、三經交匯穴

  3、溝通軀干與下肢的樞紐


  這正是:腹股溝中一動脈,溝通軀干與腿帶,按壓此處分鐘余,一沖而下氣血在!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