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膂力驚人到腰椎間盤突出

不得不承認,中國文化確實在某些地方存在斷層。就拿“膂”來說吧,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和理解。筆者記得,在養生領域,對中國古典文化理解很深入的曲黎敏是這么解釋的。為了表示對老師的尊重,筆者把這段全文引用過來。
“過去涉及到一個概念,就是在人體中有一個東西膂,我們在小說里面經常會看到膂力過人,這是指什么呢?腰圓就涉及到膂力過人,這個膂是在我們的腰上,《黃帝內經》里面說是從腎經和膀胱經交接點的一個東西,在看殺豬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就是腎腰子外面包著一層厚厚的油和經膜。這個東西不是說買就可以買到的,在人體中想把這個東西補起來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鍛煉,它是通過鍛煉而生成的,是經過積累起來的。古代的大力士腰圓,后腰有兩個大包似的,所以才有力氣。在《史記》里的一些人他們就經常的鍛煉,他們吃完晚飯干什么呢?玩門口的石獅子,天天練,所以才能生出那個膂,現在的人鍛煉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從曲黎敏的解釋來看,她并不認為“膂”是肌肉,而是在腎臟外面包裹的油和經膜。也就是說,不管筋肉發達不發達,首先大力士們的腰圍要上去,這倒是很符合中國武士傳統畫像上的形象。
先不管曲黎敏的解釋到底對不對,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種解釋,也就百度百科上的解釋。“膂指脊柱兩旁的肌肉。大致相當于解剖學上骶棘肌分布處。”實際上,筆者并不是很認可這種解釋,為什么呢?因為即便是百度百科自己引用的古代典籍,也并沒有完全指認“膂”就是肌肉。我們不妨看看古代典籍的摘抄:
“膂,篆文呂從肉,從旅。——《說文》
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書·君牙》
而使內處心膂,外總兵權。——《文選·庾亮讓中書令表》注引賈逵《國語》注:膂,脊也。
張介賓曰:膂:呂同,脊骨曰呂,象形也。又曰夾脊兩旁肉也。”
可以看到,這些描述都是含糊的,因為中國古代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解剖學,同樣是肉,可以理解為肌肉,也可以理解為其他軟組織,比如筋、或者血管,甚至是脂肪。但即便“膂”就是肌肉,那也有點蹊蹺。這和人的力量有什么直接的關系呢?難道脊椎上的附著肌強大,就代表人有力氣嗎?美國電影中的那些肌肉男幾乎都是細腰,但人家的肱二頭肌、三角肌、胸大肌還有腹肌都異常發達。中國人為啥不說“肱二頭肌力量驚人”,而偏偏就盯上了身體中部很不起眼,而且基本上沒多少人清楚的“膂”呢?
這個問題曾經困擾筆者很久,尤其當年處于是青春期的時候,正琢磨如何鍛煉力量和塑造體型美,但任憑揣摩多久,也得不出答案。直到某一天,在看過了美國國家地理discovery的一檔節目《科學看武術》后,方才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