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書評>> 穴位的故事193至陰:胎位不正

穴位的故事193至陰:胎位不正

byb.cn
[書評] 作者 :人體管道工 日期:2019-7-1 00:01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足太陽膀胱經的第66穴足通谷,它對因受寒引起的感冒頭痛有幫助。今天,我們繼續沿膀胱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67穴,也是膀胱經的最后一穴至陰,它對調整孕婦胎位不正,有一定的幫助,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byb.cn
 

一、陰之極致


  ,極也。

  ,寒也,水也。

  至陰,名意指體內膀胱經的寒濕水氣由此外輸體表。本穴物質為來自體內膀胱經的寒濕水氣,它位于人體的最下部,是人體寒濕水氣到達的極寒之地,故名至陰。


  【定位】: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


byb.cn

byb.cn
 
  可能很多朋友不明白,為何我把它稱之為陰之極致?其實這是由它所處的位置所決定的。因為小腳趾離心臟最遠,屬于肢體的末端,故而血液循環相對于主干就比較差,不僅氣血難以到達,即使到達了也不易回流,故名。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命名的穴位就兩個,除了膀胱經上的這個至陰穴,另一個就是督脈上的至陽穴。督脈督人一身陽氣,而督脈上的至陽穴,恰好是離心臟這個人體的動力之源最近,故而命名為至陽穴,也就是陽中之陽,陽氣之極至也。


  ”以“”命名的穴位,涉及到了8條經絡14個穴位,外加一個經外奇穴。但真正符合詞組命名規則的,則只有3條經絡的4個穴位(紅字),及一個經外奇穴,由此可見“”與“陽”一樣,在中醫的穴位命名中,還是非常普及的。


  胃經:陰市
  
脾經:三陰交陰陵泉
  
心經:陰郄
  
膀胱經:厥陰俞至陰
  
腎經:陰谷陰都
  
膽經:頭竅陰足竅陰
  肝經:陰包陰廉
  
經外奇穴下肢部:獨陰
  任脈:會陰陰交

 

紅杏林有關至陰穴的定位


二、本經的井穴,其性屬金

 

  什么是井穴?十二經在肘膝關節以下各有五個重要經穴,分別名為井、、輸、經、合,合稱“五輸穴”,共記60個。有關記載首見于《靈樞。九針十二原》:“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靈樞。本輸》則詳細地闡明了各經、滎、輸、經、合各穴的名稱和具體位置。


byb.cn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為古今醫家所重視。臨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療神志昏迷;滎穴可用于治療熱病;輸穴可用于治療關節痛;經穴可用于治療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療六腑癥證等。
 
  我們知道,在中醫五行中,肺主金,主氣血疏布;膀胱主水道疏泄的,而對于至陰穴而言,它屬于水中金,金生水,所以對身體水液的疏布有較好的作用。
 
三、糾正胎位不正
 
  什么叫胎位不正?正常的胎位都是胎兒臉朝下然后通過陰道娩出。但有一些情況胎兒不是這么個位置待著,而是如下圖這樣:
 
byb.cn
  這些情況就是胎位不正。在古代,沒有B超的情況下,等產婦生產了,忽然發現胎兒腳先出來了,這就是難產,很多情況下,就是大出血死亡,大人孩子都保不了,所以那個時候形容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而古人發現,如果用艾灸至陰穴,有時能把胎位正過來,所以很多的醫療古籍中對此都有詳細記載。
 
  當然,現在有了B超了,能夠提早發現胎位不正的情況,及時把胎位給正過來了,使得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胎位不正,在古代算作難產,中醫學稱倒產、橫產、偏產、胎不正,認為是婦女妊娠后氣血虧虛,胎氣不足影響了胞宮的正常活動,或胎位輾轉失常,或氣滯或驚恐,影響胎兒轉運誘發胎位不正。
 
  我們現在所說的艾灸至陰穴可以轉胎,指的是在懷孕期間或者生產前在影像學上發現的胎位不正。中醫采用的艾灸至陰穴矯正胎位不正,具有效果好,痛苦小,經濟實用等特點。對于懷孕期間因情志不調而氣滯的人,艾灸至陰穴效果比較理想。

 

  為何艾灸至陰穴可糾正胎位不正呢? 

  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了,至陰位于肢體的末端,離心臟最遠,因此在氣血疏布和回流上都是不易的。《靈樞·經脈》說:“膀胱經主筋所生病者”,胎位不正就是因為氣血不足,筋經失養,而筋的主要作用就是約束形體,所以當太陽經出現問題時,太陽經筋無力,對于胎兒的束縛不夠,所以才有胎位不正的現象。艾灸至陰穴,可激發足太陽膀胱經的經氣,提升其經筋的約束力。這點我們在解讀束骨穴治療急性腰扭傷時,就提到了抻繩子頭的道理(實際上腰扭傷和胎位不正,都是筋無力,或者筋錯位了):


byb.cn
 

  對于筋腱來說,就好比一條繩子,本來是直的,現在突然被打亂了,那如果我們想把這繩子恢復成原狀,該如何做呢?是不是應該抻這繩子兩頭呢?大家再看一眼下面這張圖:


 byb.cn
 
  大家注意一下圖片里中間那個人用力的位置,當我們腿抽筋時,我們要想讓其恢復正常,就需要通過外力使勁壓患者的腳趾頭,而這個動作,就相當于抻繩頭。發力點,剛好是在束骨穴的附近,而受力點,則是在跗陽穴、承山穴周圍。
 
  事實上,艾灸至陰穴來糾正胎位的原理,和抻繩子頭是一樣的。只不過至陰至陰,是陰之極致,所以通過艾灸,可以將外來的熱量,通過這口“井”,傳導給太陽經,以增強其約束的能量,從而達到糾正胎位的目的。
 
  順便說一下,在由美國婦產科學院院士撰寫的著名的《斯波克懷孕指南》一書中,專門講述了中醫治療產婦胎位不正的辦法——艾灸至陰穴矯正胎位。這是被美國唯一認可的非西醫治療胎位不正的方法。
 
  其實,艾灸至陰穴不只是糾正胎位不正,像頭痛、鼻塞等,受寒陽氣閉塞的都可用此穴,原理還是那句話,抻繩子頭,補充陽氣。
 
健康一線解讀至陰穴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散熱生氣


  【主治

  頭痛,目痛,鼻塞,鼻衄,胎位不正,難產


五、總結

  1、陰之極致

  2、本經的井穴,其性屬金

  3、糾正胎位不正


  這正是:婦人生產如過關,最怕胎位不正偏,命懸一線何處解,艾灸至陰保平安!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