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214幽門:胃下垂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足少陰腎經的第20穴腹通谷,它有健脾和胃的功效。今天,我們繼續沿腎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21穴幽門,它對治療胃部疾患,尤其是胃下垂有一定的療效,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一、幽深的氣血之門
幽,深長、隱秘或陰暗的通道。
門,出入的門戶。
幽門,名意指腎經沖脈的寒濕水氣在此吸熱后極少部分循經上行。本穴物質為腹通谷穴傳來的寒濕水氣,因其性寒濕滯重,至本穴后,在外部傳入之熱的作用下只有極少部分水濕循經上行,腎經沖脈氣血從此由寒濕之性轉而變溫熱之性,故名幽門。幽關名意與幽門同。
【定位】:在上腹部,當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



大家注意一下幽門穴的位置,它內側是任脈的巨闕穴,外側是胃經的不容穴,而巨闕穴剛好位于胸骨劍突穴之下(三穴均是臍上6寸,只不過水平旁開位置不同罷了),均在肋骨(硬)和腹部(軟)的交接處,你用手摸一下就會發現,這就是咱們老百姓通常所說的心窩的位置,在此形成一個較大的凹陷,就像一個空洞幽深的穴道一樣,由此通向胸腹腔的連接處,故名。
為何穴義所言:“指腎經沖脈的寒濕水氣在此吸熱后極少部分循經上行”,只有極少部位循經上行呢?是因為在經脈上行的通道前面遇到了胸骨,它就像一個屏障墻橫亙在那,阻擋著氣血的上行,再加上我們經常的坐著辦公,那個地方處于彎曲和折疊的狀態,容易形成阻力線,所以氣血很難上行。很多人嗓子聲音嘶啞,但只要在腹部按摩刮痧之后,尤其是把阻力線刮開后,氣血上達咽喉,聲音馬上就變得明亮起來,這就是因為把這個幽深的氣血之門給打開了。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幽”命名的穴位,僅有“幽門”穴一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而以“門”字命名的穴位則很多,共涉及到了14經脈中的12條,外加經外奇穴,共計23個穴位,也就是說,在人體361個穴位中,共有23扇門,每15個穴必有一個是“門”穴,足見其重要。除了大、小腸經無“門”以外,幾乎所有的經脈中都有“門”的存在。打開就通,關上就堵,這就是“門”字穴的根本含意。
肺經:云門
胃經:梁門、關門、滑肉門
脾經:箕門、沖門
心經:神門
膀胱經:風門、殷門、魂門、肓門、金門
腎經:幽門
心包經:郄門
三焦經:液門、耳門
膽經:京門
肝經:章門、期門
督脈:命門、啞門
經外奇穴胸腹部:氣門
任脈:石門
在《穴位的故事》專題中,我們已經解讀過了12扇門,分別是處于云端肺經之門云門;位于腹部中間主管代謝胃經上的三道門,梁門、關門、滑肉門,以及大腿內側脾經上的箕門和位于腹股溝的沖門,手腕處的神門,肩背處的風門,大腿后面的殷門,后背的魂門和肓門,腳底處的金門
①云門,它是主管肺氣下降的,很多人便秘是因為肺氣虛,肺氣不降造成的,這時點按云門穴會比較痛,持續點按到不痛了,肺氣降了,便秘的問題就解決了;
②梁門,因為有一根梁橫在那,所以,容易造成腹脹,刺激該穴,會促使胃經經水順利下泄;
③關門,則是截留住經水,以期養胃健脾;
④滑肉門,則是減肥大穴,滑肉滑肉,肉如果順滑了,肚子也就下去了。
⑤箕門,小便不利和尿失禁雙調。
⑥沖門,下肢氣血樞紐。
⑦神門,與心神溝通之門。
⑧風門,風邪之門。
⑨殷門,陰血之門。
⑩魂門,肝魂之門。
11肓門,膏脂聚積之門。
12金門,氣血回流之門
其實,在中醫里,“門”和“俞”,基本是一個意思,都是通道。雖然有多達23扇“門”,并且涉及到了12條經絡,但這些“門”大多還是分布在人體的軀干部位,主要是脾胃經和膀胱經上,而“俞”多在后背。
二、與沖脈的交會穴
沖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出《素問·骨空論》等篇。沖脈,能調節十二經氣血,故稱為十二經脈之海。與生殖機能關系密切,沖、任脈盛,月經才能正常排泄,故又稱血海。
沖脈循行路線
沖脈與腎經首次交會于橫內穴,但不僅限于橫骨,它還交會于腎經的另外10穴,包括了: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腹通谷、幽門等,因此,與其說沖脈是十二經脈之海,那么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腎經也同樣具有這樣的功能,畢竟,二者在很長一段循行路線上,都是交會運行的,因此在功效上也有很多是相通的,即均主管泌尿、生殖。
這里強調一下,從大赫開始,到幽門結束,腎經和沖脈都一直相伴如影,從下一個穴步廊開始,兩條經脈將各行其道了,確切地說,腎經跑偏了。
三、治療胃下垂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懸力不足,支撐內臟器官韌帶松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松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腸球部位置的改變。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時的最低點不應超過臍下2橫指,其位置相對固定,對于維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胃下垂,常見有三大癥狀,即腹脹、腹痛、惡心等
1.腹脹及上腹不適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2.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常于餐后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后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3.惡心、嘔吐
常于飯后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這是因為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惡心、嘔吐。
上面這些,來自于西醫對胃下垂的描述,大家注意一些,胃下垂和我們所說的吃撐了有關。中醫認為,胃氣主降,如果我們吃的太多,又蹦蹦跳跳,受重力作用的影響,你想想這胃的懸掛韌帶能扛得住嗎?所以,解決胃下垂,最好的方法是別吃的太撐,其次,讓身體保持直立狀態而不是窩在那,不要給胃更多更大的壓力,同時點按幽門穴,有助于將窩在這扇門里的氣血打開輸送給胃,增加胃動力來幫助消化,增強懸掛韌帶的氣血供應,從而緩解其腹脹、腹痛的問題。
健康一線解讀幽門穴-胃下垂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升清降濁
【主治】
腹痛,嘔吐,善噦,消化不良,泄瀉,痢疾
五、總結
1、幽深的氣血之門
2、與沖脈的交會穴
3、治療胃下垂
這正是:風卷殘云饕餮餐,可憐胃囊負重擔,重力墜的腹痛起,幽門一穴解困難!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