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221天池:胸悶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腎經的第27穴,也就是其最后一穴俞府,它對因氣短,腎不納氣引起的咳嗽、氣管炎等,有一定的療效。今天,我們開始新的一條經--手厥陰心包經的解讀,首穴-天池,它對因生悶氣造成的胸悶氣短有較好的療效。

一、天上的氣血倉庫
天,天部也。
池,儲液之池也。
天池,名意指心包外輸的高溫水氣在此冷凝為地部經水。本穴位于乳頭外側,而乳頭為人體體表的高地勢處,亦是本穴也位于高地勢處,即天部,穴內物質又為心包經募穴膻中穴傳來的高溫水氣,至本穴后散熱冷降為地部經水,本穴氣血既處高位又為經水,故名天池。
【定位】:在胸部,當第4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


天池穴很好找,就是乳頭旁邊。當腎經上行的經水到達俞府穴之后,氣血就又要開始下行了,每條經脈之間的銜接都是這樣進行了,盡管不是點對點的那么直接。
這個“天”,當然是相對于地來說,對于一個直立的人,上為天,下為地,所以,中醫穴位當初在起名時,都是這樣考慮的?!?strong>池”字,水池的意思,和“府”、“庫”、“倉”、“房”這類穴的意思基本上一樣,都是氣血倉庫的意思。 為啥叫天池穴呢?大家看看它的位置就知道了,在乳頭的旁邊,對于人體而言,此處肌肉脂肪豐厚,便于儲存氣血,對于女人就更是如此。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在12正經加任督二脈共計361個穴位中,以“天”字命名的穴位還真不少,共有10條經脈的16個穴位,除了標紅的通天穴以外,其他的15個均符合命名規則,它們分別是:
肺經:天府
大腸經:天鼎
胃經:天樞
脾經:天溪
膽經:天沖
小腸經:天宗、天窗 、天容
膀胱經:通天、天柱
心包經:天池、天泉
三焦經:天井、天髎、天牖
任脈:天突
除了心、肝、腎經+督脈沒有“天”字穴以外,其它十條經脈都有,其中三焦、小腸經各3,心包、膀胱經2,其余的6條經絡各1個。
非常有意思的是,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凡是以“天”字命名的穴位,基本都處于人體的上焦和頭面部,只有一個穴例外,它就是胃經上非常非常重要的穴位-天樞,從位置上看,它位于人體的肚臍旁,應該算是中焦了。因為胃氣是主降的,食物要從“天”部降下來,所以,天樞穴強調的是“樞”,而非“天”,這個樞紐打開了,“天”部的胃氣就降下來了,所以這點大家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以“池”命名的穴位,共涉及四條經脈的四個穴位:
大腸經: 曲池
心包經: 天池
三焦經: 陽池
膽經: 風池
所有的“池”字穴,都是氣血倉庫。手上三條,足上一條。其中陽經三個,以少陽經脈為主(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而只有心包經的天池穴是在陰經上。。
二、為何心包經的墓穴不在本經上呢?
人體有12募穴,先看下表:有的是在本經上,比如肺、肝、膽這三條經脈;而脾(在肝經)、腎(在膽經)、大腸(在胃經)、心包、心、胃、三焦、小腸、膀胱這條九經脈的募穴,卻都是其他經脈上,其中以在任脈上的募穴最多,有六條。
什么是募穴呢?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front Mu point),又稱為“腹募穴”。募,有募集、招募的意思,也就是說這個穴位,基本上起到一個氣血樞紐的作用,先收集后發散。六臟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個。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關經脈上,其位置與其相關臟腑所處部位相近。
為啥募穴在任脈上最多呢?因為任脈為陰經之海,有著充足的氣血供應,尤其是陰血供應,同時它又位于人體胸腹正中線上,離其他的經脈都比較近,便于氣血調配。
對于心包經來說,其募穴是膻中[ dàn zhōng ],“膻”是一個多音字,同時它也發[shān](山)的音,特指羊肉的味。穴義是這樣解釋“膻”字的:“膻,羊臊氣或羊腹內的膏脂也,此指穴內氣血為吸熱后的熱燥之氣”,由此可見,膻中匯集了大量的氣血物質,又熱又燥,所以必然是要往外釋放,大家可以看到膻中離天池很近,基本上處于一個水平線上。
三、緩解胸悶
胸悶的原因很多,對于心包經的首穴天池來說,它所緩解的是因生氣導致的胸悶。尤其是對于女人來說更是如此,女人本身就愛生氣,一生氣必定傷乳房,而天池剛好就是乳頭邊上,所以很多文章都將此穴定為女人穴,也就是說,女人想健康快樂就要少生氣,如果生了氣,導致胸悶,就要刺激天穴來幫助消氣。
心包經上的天池穴和肝經上的太沖穴都有消氣的相同作用,太沖是引氣血下行,將頂在上面的氣血引下去,特別是對于怒發沖冠而生的氣作用更明顯;而天池則是對生悶氣引起的胸悶消氣更直接一些。二者都是消氣,如果一定要區分他們的作用,太沖消的是怒氣,天池消的悶氣,窩囊氣,大家明白了吧?而女人最愛生悶氣,男人最愛生怒氣。男人生氣傷肝,所以男人得肝病的多;女人生氣就傷乳房,所以女人的乳房疾病就更多,有意思吧。所以女人自己沒事就多揉揉乳房,尤其是在生悶氣以后;男人愛女人,也要多幫她揉乳房,性生活和諧的女人,乳房很難生病,原因你懂得?。?!
健康一線解讀天池穴-胸悶

大家在看小片時要注意,在天池穴的定位上,是錯誤的。圖片上的這個位置極靠近膻中穴。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散熱降濁(這和消氣是同義語)
【主治】
胸悶,心煩,咳嗽,痰多,氣喘,胸痛,腋下腫痛,瘰疬,瘧疾,乳癰
五、總結
1、天上的氣血倉庫
2、為何心包經的募穴不在本經上
3、緩解胸悶
這正是:乳頭旁邊天池穴,緩解胸悶有秘訣,對于悶氣有奇效,女人男人都要學!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