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書評>> 穴位的故事227大陵:癲癇

穴位的故事227大陵:癲癇

byb.cn
[書評] 作者 :人體管道工 日期:2020-3-2 00:01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手厥陰心包經的第6穴內關,它是急救大穴,對緩解因經絡堵塞引起的心絞痛、胃痛等,都有較好的療效。今天,我們繼續沿心包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7穴大陵,它是癲癇發作時的一個急救大穴,同時,對緩解壓力性頭痛和心火旺形成的口臭,都有不錯的療效,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byb.cn
 

一、突起的山陵

 

  ,與小相對,大也(特指氣血充盈量大)

  陵,丘陵也、土堆也(特指氣血在此會聚)

  大陵,名意指隨心包經經水沖涮下行的脾土物質在此堆積。本穴物質為內關穴下傳的經水與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脾土物質堆積如山,如丘陵一般,故名大陵。

 

  【定位】: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byb.cn


byb.cn


byb.cn


  大陵穴在掌長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兩天大筋之間,與腕橫紋的交會處。“”,意為氣血洪大;“”是個土堆,為啥是土堆呢?在中醫中,脾主土,脾統血,因此有土堆的地方,必然是一個氣血堆積的地方

  那為啥大陵穴這會有土堆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心包經的氣血,行至此處時,遇到了手腕骨的阻擋,它就像一道水壩一樣擋在前面,所以氣血物質會沉積于此,故名。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7條經絡的12個穴位,加1個經外奇穴:

  胃經:大巨大迎
  脾經:大都大橫大包
  膀胱經:大杼大腸俞
  腎經:大鐘大赫
  
心包經:大陵
  肝經:大敦
  督脈:大椎     
  經外奇穴上肢部:大骨空

  經過歸納總結我們發現,但凡以“”字命名的穴位,必定經水足,氣血充沛,且都是重要的穴位,尤以脾經的“”穴最多,因脾統血。


  以“”命名的穴位,則涉及5條經絡的5個穴位。所有的“陵”的意思均是一致的,即都與穴位附近有骨骼突起有關,比如大陵,它的前面就是手腕骨突起,只有胃經的外陵穴是個例外,它的這個“”,不是像骨骼那樣“硬”的山包,而是“軟”包,是脂肪堆積出來的,這點大家需要注意,所以,稱之為“”陵,也就不奇怪了,畢竟這個“陵”不正宗。

  胃經:外陵
  脾經:陰陵泉
  心包經:大陵
  膽經:陽陵泉
  
經外奇穴下肢部:陵后


二、心包經的原穴


  大陵是心包經的原穴。那什么是原穴呢?

  原穴,是臟腑的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合為十二原穴。陰經的原穴即本經五輸穴的輸穴,陽經則于輸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臨床上,可以治療各自所屬臟、腑病變,也可以根據原穴的反應變化,推測臟腑功能的盛衰。 


byb.cn

 

  原穴的動力、原氣源于腎間動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三焦運行于五臟六腑,通達頭身四肢,是十二經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臟腑發生疾病時,就會反映到相應的原穴上來,通過原穴的各種異常變化,又可推知臟腑的盛衰。在臨床上,針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氣通達,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從而發揮其維護正氣,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療上常用原穴配絡穴,稱原絡配穴,治療表里經之間的病證。 

  換言之,如果心包經堵了,大陵穴必會有酸脹痛的反應,這點大家在疏通經絡時可以參考一下。 


三、心包經之輸穴,其性屬土


  大陵,不僅是心包經的原穴,而且還是60五輸穴中的輸穴,其性屬土。

  十二經在肘膝關節以下各有五個重要經穴,分別名為井、滎、輸、經、合,合稱“五輸穴”,共記60個。有關記載首見于《靈樞。九針十二原》:“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輸,所行為經,所入為合”。《靈樞。本輸》則詳細地闡明了各經井、滎、輸、經、合各穴的名稱和具體位置。


byb.cn


  五腧穴是常用要穴,為古今醫家所重視。臨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療神志昏迷;滎穴可用于治療熱病;輸穴可用于治療關節痛;經穴可用于治療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療六腑癥證等。
 
  我們知道,在中醫五行中,心主火,雖然心包屬于相火,比心之君火火力弱一些,但也歸為火;而脾主土,疏布食物精微,火生土。從氣血運行規律來看:“本穴物質為內關穴下傳的經水與脾土的混合物,至本穴后,脾土物質堆積如山,如丘陵一般,故名大陵”,所以這也剛好是脾氣的運行特點,因為中醫認為“胃主降,脾主升”,火生土所以刺激該穴,有心脾雙調的作用。 
 
 
四、癲癇急救穴
 
  西醫是這么定義的:癲癇(epilepsy)即俗稱的“羊角風”或“羊癲風”,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據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國內癲癇的總體患病率為7.0‰,年發病率為28.8/ 10 萬,1年內有發作的活動性癲癇患病率為4.6‰。據此估計中國約有900萬左右的癲癇患者,其中500~600萬是活動性癲癇患者,同時每年新增加癲癇患者約40萬,在中國癲癇已經成為神經科僅次于頭痛的第二大常見病
 
  中醫是這么定義的:癲癇病相當于中醫的“癎病”,中醫認為本病是由于先天或者后天因素使臟腑功能失調,氣機逆亂,元神失控,導致的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疾病,以突然意識喪失,甚至跌倒不省人事,兩目上視,口吐涎沫,強直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時蘇醒,醒后一如成人為臨床表現。
 
  我們都知道,癲癇發作時,患者人事不知,醒后甚至有失憶的情況。我自己曾經親眼目睹了兩次癲癇病發作的情況,其狀甚是嚇人,并且都是女性。過去沒學習中醫,不了解這發病的原因是什么,現在終于明白了,這和患者本身精神壓力大,緊張,以及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我們知道,心主神明,脾主四肢。既然癲癇發作時會出現意識喪失和四肢抽搐的情況,那么,作為心包經的輸穴,刺激大陵當然就有心脾同調的作用了所以,它是癲癇發作時的急救穴。如果你身邊遇到這樣的病人,別再點人中和合谷了,馬上用中指關節(如果用大拇指,指甲可能會刺傷皮膚),強力的刺激大陵穴,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還要注意患者的口腔,別讓牙咬了舌頭。如果情況緊急,還可大力拍打患者左肘彎,一巴掌下去,同時刺激了肺經、心包經和心經,相當于心肺復蘇了。
 

健康一線解讀大陵穴


  除此之外,刺激大陵穴,還可以緩解因精神壓力過大導致的頭痛,以及心火過旺造成的口臭,大家可以看一下中里巴人的小視頻,這也符合心脾雙調。


中里巴人解讀大陵穴-頭痛口臭


五、功效和主治


  【功效

  燥濕生氣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嘔吐,驚悸,癲狂,癇證,胸脅痛,腕關節疼痛,喜笑悲恐


六、總結

  1、突起的山陵

  2、心包經之原穴

  3、心包經之輸穴

  4、癲癇急救穴


  這正是:癲癇突發意識失,四肢抽搐牙關劈,口吐白沫何處解,大陵一穴解危機!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