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233陽池:手腳冰涼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手少陽三焦經的第3穴中渚穴,它對緩解因經絡堵塞引起的耳鳴耳聾有一定的療效。今天,咱們繼續沿三焦經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4穴陽池,它對改善手足冰涼這種陽虛體質效果不錯,咱們還是先來說文解字~~!

一、陽氣之池
陽,天部陽氣也。
池,屯物之器也。
陽池,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吸熱后化為陽熱之氣。本穴物質為中渚穴傳來的弱小水濕之氣,至本穴后,受外部傳入之熱,此水氣吸熱脹散而化為陽熱之氣,如陽氣生發之池,故名陽池。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針灸穴位庫發現,以“陽”命名的穴位相當的多,涉及了7條經脈的18個穴位以及兩個經外奇穴。但符合命名規則的,則只有6條經脈的9個穴位(標紅,九大陽穴),從中足以可以看出,陽氣乃人體的動力之源,相當的重要。
大腸經:商陽、陽溪
胃經:沖陽
小腸經:陽谷
膀胱經:會陽、委陽、陽綱、合陽、跗陽
三焦經:陽池、三陽絡
膽經:陽白、膝陽關、陽陵泉、陽交、陽輔
督脈:腰陽關、至陽
經外奇穴頭頂部:當陽、太陽
所有以“陽”命名的穴位,都或多或少地有提升人體陽氣的作用。
以“池”命名的穴位,共涉及四條經脈的四個穴位,有人體“四大池穴”之稱:
大腸經: 曲池
心包經: 天池
三焦經: 陽池
膽經: 風池
所有的“池”字穴,都是氣血倉庫。手上三條,足上一條。其中陽經三個,以少陽經脈為主(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而只有心包經的天池穴是在陰經上。
中里巴人解讀陽池穴
二、三焦經的原穴
陽池是三焦經的原穴。那什么是原穴呢?
原穴,是臟腑的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合為十二原穴。陰經的原穴即本經五輸穴的輸穴,陽經則于輸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臨床上,可以治療各自所屬臟、腑病變,也可以根據原穴的反應變化,推測臟腑功能的盛衰。

原穴的動力、原氣源于腎間動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通過三焦運行于五臟六腑,通達頭身四肢,是十二經脈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臟腑發生疾病時,就會反映到相應的原穴上來,通過原穴的各種異常變化,又可推知臟腑的盛衰。在臨床上,針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氣通達,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從而發揮其維護正氣,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療上常用原穴配絡穴,稱原絡配穴,治療表里經之間的病證。
換言之,如果三焦經堵了,點按陽池穴必會有酸脹痛的感覺,這點大家在疏通經絡時可以參考一下。
三、緩解手腳冰涼
很多白領都有手腳冰涼的情況,尤其是女性更是如此,究其原因,經絡堵塞最主要。我們在解讀三焦經時就指出,三焦就相當于電腦機箱里的各種連接線,是它將人體的各個臟腑連接在了一起,如果這個連接線堵塞了、損壞了,可能暫時不會影響到各臟腑的本質,但會導致功能的下降,由此可見,保持三焦經的暢通是多么的重要。
我在給客戶調理經絡時,經常會遇到手腳冰涼者,多是腳涼的為主,男女皆有,畢竟,腳離心臟最遠,氣血最難達到。這種人往往還伴有口干舌燥的情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上火”,中醫常說:“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情況,指的就是這種情況,這往往是中焦堵住的結果,這里提到了“三焦”的概念。
而當我通過按摩、刮痧、拔罐,將其中焦經絡打通,壓股動脈,氣血能夠到達腳底時,腳涼的情況就得以緩解。但這種治療對緩解手涼的幫助不大,那如何解決手涼的問題呢?重點還是要疏通手臂上的經絡,而刺激陽池穴,能很快的見效。我在寫此文時,就曾刺激過陽池穴,效果立竿見影看得見。因為此時的北京,4月1日剛好停暖,而這幾天又遇到降濕,室內的溫度僅19度,有時候用電腦的時候,手就會感覺涼,可當點按完陽池,過了一會兒,手就變熱了,很舒服,我也感覺到驚訝。當然,前提是你要多穿些衣服,如果你穿得少,再點按陽池也不好使。實際上,手腳冰涼有的是生理性的,當環境溫度過低時,氣血就會集中到臟腑以確保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功能運轉正常,這也是自保的一種表現,極端情況下也是一種丟卒保車的做法。而只有當環境溫度正常時,你還是感覺手腳冰涼,那才是真正有問題的。
健康一線解讀陽池穴-手腳冰涼
四、功效與主治
【功效】
生發陽氣,溝通表里
【主治】
腕痛,肩臂痛,耳聾,瘧疾,消渴,口干,喉痹,手涼
五、總結
1、陽氣之池
2、三焦經的原穴
3、緩解手腳冰涼
這正是:經絡閉塞氣血堵,陽氣生長受遏阻,手腳冰涼咋緩解,刺激陽池似神助!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