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兒科醫生張金哲一世仁心

【byb.cn 】(來源:人民日報)前不久,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生日。張院士出生于天津市寧河縣,18歲考入當時的燕京大學醫預系,將一生奉獻給了我國小兒外科事業,至今仍是我國小兒外科領域的重要人物。在張金哲等專家的帶領下,我國小兒外科從零起步,獲得長足發展,并在國際小兒外科界擁有了話語權。
【點評】
“好的兒科大夫,必然是愛孩子的大夫?!睆堅菏靠撮T診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接診,患兒進來必起身相迎;手診,必先洗手并搓熱后再接觸患兒皮膚;談病情,用“三分鐘藝術”告訴家長怎么回事、該怎么辦;面對哭鬧的孩子,也有變魔術的“絕活”。在患兒和家長眼中,他是德高望重的醫學泰斗,更是親切有愛、風趣幽默的“寶藏爺爺”。
行醫,是愛的藝術。張金哲認為,做醫生最大的醫德,就是盡心盡力把病人的病治好,既要從治療方面為患者著想,也要從預后、經濟承受能力等方面為患兒和家長考慮,用最簡單的方法、最便宜的藥治好患者的病。張金哲曾在小兒外科設過一個“小基金”,那是他和其他醫生用稿費和科研獎金聚積而成的,用來救助家境貧困的小患者。他還堅持20多年到天津的一家兒童醫院義務出診、查房、手術、講課,沒拿過一分錢。他說,“我支持的是兒童外科事業,要講錢,誰也請不動我?!?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張金哲總是說,“沒有奉獻精神不可能成為一名好醫生。”在很多醫生身上,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奉獻精神。福建福清吉釣村,醫生王錦萍用34年的時間,挑起了一座海島上400多名居民的健康重擔;在上海兒童醫學中心,91歲的丁文祥醫生跟“小小病人”打了一輩子交道,救治了無數個孩子。白衣天使,醫者仁心,用擔當與奉獻守護著人們的健康,這樣的職業值得尊敬,這樣的精神應該傳承。
張金哲的修身之道非常簡單:“一生努力,兩袖清風,三餐飽暖,四鄰寬容?!逼渲?,他最看重的是“一生努力”,努力做一個好人,努力做一個好醫生。這是行醫的樸素追求,也是千千萬萬醫務工作者執仁心、行仁術的動人寫照。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27日 05 版)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