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352巨闕:口腔潰瘍

【byb.cn 人體管道工】上回書,我們說到了任脈的第13穴上脘,它對吃東西不往下走,噎得慌產生的腹脹,有不錯的療效。今天,我們繼續沿任脈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第14穴巨闕,它對因心火旺引起的口腔潰瘍有幫助,咱們還是先說文解字~~!

一、巨大的氣血窩
巨,大也。
闕,通缺,虧缺也。
巨闕,名意指胸腹上部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本穴位處胸腹交接處的凹陷部位,任脈上、下二部皆無氣血傳至本穴,穴內氣血為來自胸腹上部的天部濕熱水氣,此氣因其熱,既不能升又不能降,在本穴為聚集之狀,本穴如同巨大的空缺一般將外部的水氣聚集,故名巨闕。巨缺名意與巨闕同。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
【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肝臟;有腹壁上動、靜脈分支;布有第七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巨闕穴的位置很好找,可以有兩種方法,第一,先找到肚臍,向上四指并攏+四指并攏,也就是共8橫指六寸;第二,先找到劍突,這是一小段軟骨,再向下二橫指。
巨闕穴的巨,指的是巨大,這個巨大指的是什么呢?當然指的是氣血了。可那位問了,為啥這個地方氣血巨大呢?你沒看到此處靠近心臟嗎?同時它又位于左右肋骨包夾形成的一個軟盆地中,咱們老百姓俗稱“心窩”,所以這個地方容易匯聚氣血;巨闕穴的闕,在此當虧缺講,指的是這個盆地像個大盆一樣可容納眾多的氣血,而通常此處常處于空缺的狀態。
我們搜索別有病網的針灸穴位庫后發現,以“巨”字命名的穴位,涉及了3條經絡的5個穴位+1個經外奇穴
大腸經:巨骨
胃經:上巨虛、下巨虛、大巨
任脈:巨闕
經外奇穴背部:巨闕俞
并且,在12正經中,以“巨”命名的穴位,都在多氣多血的經脈上,比如手、足陽明經(大腸經和胃經),并且尤其是以胃經帶“巨”字的穴位居多,多達四個,由此可見,但凡“巨”穴,都與氣血充足有關。
以“闕”命名的穴位,在十二正經+任督二脈中,只有兩個,且都在任脈上,一個是神闕,另一個就是巨闕,這兩個闕,雖然解讀的意義不同,前者解讀為”牌坊也”,后者解讀為”虧缺”,但在外形上都有一個共同點,至少都有一個“窩”,一個是肚臍眼,一個是心窩。另外還有一個經外奇穴,巨闕俞,在后心上。
二、心之募穴
巨闕是心之募穴。那什么是募穴呢?
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front Mu point),又稱為“腹募穴”。
“募”,有聚集、匯合之意。六臟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個。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關經脈上,其位置與其相關臟腑所處部位相近。

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經者,有在他經者;有呈雙穴者,有為單穴者。
分布于肺經的有本臟募中府;分布于膽經的有本腑募日月,腎臟募京門;分布于肝經的有本臟募期門,脾臟募章門;分布于胃經的有大腸募天樞。以上均為雙穴。
其余都分布于任脈,有心包募膻中;心募巨闕;胃募中脘;三焦募石門;小腸募關元;膀胱募中極,均為單穴。
六腑病證多取募穴治療。如胃病多取中脘,大腸病多取天樞,膀胱病多取中極等。
臟腑之氣與俞募穴是相互貫通的。因此,募穴主治性能與背俞穴有共同之處。募穴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背俞穴配合使用,即謂之"俞募配穴"。同時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診察病證,作為協助診斷的一種方法。所謂"審募而察俞,察俞而診募"。看了這個解釋,大家就知道為何巨闕被老百姓俗稱為心口窩了吧?!因為它是心之募穴。
三、治療口腔潰瘍
幾乎所有人都得過口腔潰瘍,但很少有人研究過它的病因。咱們先來看看西醫是怎么解釋的?
西醫認為,口腔潰瘍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包括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營養不良、激素水平改變及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統性疾病、遺傳、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潰瘍的發生、發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鐵,缺乏葉酸、維生素B12以及營養不良等,可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潰瘍發病的可能性;血鏈球菌及幽門螺桿菌等細菌也與口腔潰瘍關系密切。口腔潰瘍通常預示著機體可能有潛在系統性疾病,口腔潰瘍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肝炎、女性經期、維生素B族吸收障礙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等均有關。
中醫認為,口腔潰瘍在中醫學中被稱為口瘡或者是口糜,發病是上火造成。中醫將口腔潰瘍分為虛火和實火兩種,一般是用清熱解毒和降火的方法進行治療。中醫治療口瘡包括內治和外治,內治以中藥內服為主,外治主要是外用藥物和針灸,但兩者都必須遵循辨證論治的原則。
中醫的內治要根據不同類型的口腔潰瘍選擇不同的藥物,按照中醫的理論,可以把口腔潰瘍分成四診八綱進行辨證的治療,比如有脾胃伏火型、心火上炎型、肝郁蘊熱型、陰虛火旺型、脾虛濕困型和氣血兩虛型,分別在中藥方劑上有所不同。對于外用藥物的治療,常用的是錫類的散劑,珠黃散和冰硼散這些藥物。
中藥還可以用含漱的方法治療口瘡,實火患者可選用銀花、連翹、薄荷、蒲公英等清熱解毒的藥物泡水含漱,陰虛患者用生地、知母、黃柏等藥物煎煮以后進行含漱。另外還可以用針灸的方法來治療口瘡,通常是在合谷、地倉等穴位進行針灸,來達到治療作用。
關于口腔潰瘍,中西醫的解釋都有道理,但我個人是這么認為的:拋去重大疾病導致的,通常情況下,有兩種因素會形成口腔潰瘍,第一,外傷,包括不小心給咬破了;第二,熬夜、精粹壓力大。大家自己體會是不是這么回事。很多人,遇到考試、工作上的緊急任務、家庭重大變故等事宜,精神緊張,吃不好睡不好拉不好,其結果就是出現口腔潰瘍,這實際上是人體在排毒呢!因為口腔粘膜很薄,五臟六腑之毒素,如果不能通過正常的大小便排出,就會通過皮膚排,但如果此人不經常運動,不出汗,皮膚排毒通道給堵上了,則只能通過口腔粘膜來排。其實,很多年輕人身上臉上長痘,都和口腔潰瘍一個道理,只不過途徑表現不同罷了。因為很多人長痘的原因和口腔潰瘍的原因幾乎都是重合的。
治療口腔潰瘍,醫生都會讓你吃B2,撒的尿都是黃的。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是一種水溶性的維生素。因為維生素B2在體內存量非常有限,因此必須每天都要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B2。維生素B2參與一系列生理過程,會促進身體發育、細胞再生,促進皮膚、指甲、毛發正常生長,幫助預防和消除口腔內一系列的炎癥反應。其實,說白了,B2的作用,就是幫助身體在排毒,常見含有維生素B2的蔬菜水果有:1、含有維生素B2的蔬菜:如菠菜、白菜、蘿卜、南瓜、西葫蘆、黃瓜、胡蘿卜、蘑菇等;2、含有維生素B2的水果:如獼猴桃、山楂、小棗、鱷梨、桔子、葡萄、香蕉、柿子、蘋果、香蕉、火龍果等,當然奶制品、動物的肝腎臟、雞蛋中,也富含B2,因此,口腔潰瘍就是一種排毒反應。
那位說了,你說了半天,這和巨闕穴有什么關系?別急,關系大了,因為巨闕是心之募穴,而口腔潰瘍多是因心火旺造成的,而我們遇到壓力大的時候,總會感覺心窩堵的慌,而我們刺激巨闕,可以將心火下瀉,引氣血下行,讓身體之毒素,主要通過大小便排出,則就不會從口腔出排了,這叫上病下治。
健康一線解讀任脈巨闕穴-口腔潰瘍
四、功效與主治
【功效】
募集心經之氣血
【主治】
胸痛,心痛,心煩,驚悸,尸厥,癲狂,癇證,健忘,胸滿氣短,咳逆上氣,腹脹暴痛,嘔吐,呃逆,噎嗝,吞酸,黃疸,泄利
五、總結
1、巨大的氣血窩
2、心之募穴
3、治療口腔潰瘍
這正是:壓力巨大熬夜忙,寢食難安便秘常,口腔潰瘍難耐忍,刺激巨闕把病搪!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