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腫瘤醫院季加孚:不給癌魔一絲機會

【byb.cn】(摘自:人民網)名家介紹:季加孚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北京腫瘤醫院院長。中國抗癌協會胃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全國委員、國際合作部主任、胃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外科醫師暨胃腸道醫師協會(IASG)學術委員會委員等。擅長胃癌、結直腸癌等。出診時間:周一下午
?
季加孚
?
?
名家語錄:我們要全身心投入,在腫瘤降臨時和患者一起堅強面對,不給癌癥喘息機會!
?
沒有領導題詞、逐級講話,沒有佩戴鮮花、正襟危坐的嘉賓,沒有如數家珍般羅列成就,只是點亮一圈紅燭,為醫院許下美好心愿。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在一種別樣的氛圍中迎來35歲“生日”,而季加孚教授,也平靜地接下了院長的“接力棒”。
?
醫院是我心中的歸宿
?
“我在這個醫院工作了25年,看著它一步步發展,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同時,醫院也成就了我的今天,可以說,腫瘤醫院已經是我心里割舍不下的歸宿了?!?0出頭的季加孚看上去頗為年輕,說話非常有感染力,神情氣質和體格體態都散發著一股蓬勃的干勁。
?
年少時,季加孚的父親不幸因病過世,從此,他便立志學醫。帶著這股倔強,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季加孚便幸運地考入醫學院,一頭扎進浩瀚醫海里,畢業后當上腫瘤科醫生,接著又念研究生、研修,一晃,就摸爬滾打了28年,從青澀小伙成長為行業翹楚。
?
在季加孚眼里,這么多年讓他對一份工作保持濃厚興趣、不斷精益求精的,恐怕是心中的那點“童趣”:與很多醫學專家不同,他的辦公室擺滿各種收藏和工藝品,還有珍藏的七八個手機。“我喜歡擺弄新鮮玩意,像年輕人一樣當‘數碼發燒友’,它們不僅能增加情調,更重要的是能激發靈感,讓你換一種角度去思考工作和生活。”幾年前,3G業務的開展,就讓他萌生了開展遠程視頻診療的想法。
?
把防癌知識送進人們心里
?
腫瘤科,可以說是醫院里最沉重的科室之一。北京《1995—2010市惡性腫瘤發病報告》顯示,自2007年以來,惡性腫瘤已躍居市居民死因第一位;每4位死亡者中,就有一位死于癌癥。每次看到患者拿著診斷書后絕望、害怕的眼神,季加孚的心情都久久難以平靜。手術,固然可以挽救不少生命,可究竟怎樣才能讓人們不必受到癌魔的威脅呢?這可能才是腫瘤科醫生的終極目標。
?
“最近幾年,除了做手術,我更多的時間是在思考怎樣降低腫瘤的發病率。也許,只有把正確的防癌知識送到每一個老百姓心里,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語氣雖然平靜,卻聽得出他絕不是“心血來潮”?!拔覀冋谕苿訉I的癌癥普查系統,希望通過規律體檢,幫人們盡早發現癌癥,提高治愈率。這項活動第一批受益者,就是來自公交系統的2000名普通職工?!辈痪们?,看到“微博抗癌斗士”薛蠻子的消息,季加孚也是第一時間與他互動,參加會診和治療,希望能用這種方式喚起更多人的防癌意識。
?
希望“喬布斯”們別走太早
?
季加孚常對年輕醫生說,“當醫生不能只是養家糊口的職業,而應該是一種事業”。他的熱誠和責任,收獲了患者的信任。曾經,有一位老患者在推進手術室之前對兒子說:“我把我自己完全托付給季大夫,手術成功最好,如果失敗,你們也決不能埋怨?!?/p>
?
患者的信任,讓季加孚有了一種“要和癌癥周旋到底”的感覺,希望他所帶領的醫生都能“全身心投入進來,在腫瘤降臨時和我們的患者一起堅強面對,不給癌癥任何喘息的機會”。
?
“防病比治病來的更實際、更可靠、更劃算,但與國外相比,我們在癌癥預防上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很多癌癥不能早期檢查出來。”當然,干勁十足的季加孚向來喜歡過有挑戰的生活。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發展壯大,打造成亞洲一流的國際化腫瘤醫院;還要號召更多醫生成為“防癌宣傳斗士”,讓中國的“喬布斯”們,不會英年早逝。
?
?
?
?
?
?
- [人物]虛擬養老 云端陪伴03-15
- [人物]許潤三:好心情勝過十劑良藥01-15
- [人物]老人測測血管年齡01-09
- [人物]于康:吃對食物不做軟胖子01-01
- [人物]陰虛 腎精就會往外跑09-23
- [人物]九旬老人每周堅持踢球06-13
- [人物]熱茶能讓身體更涼快09-25
- [人物]酸痛尋阿是09-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