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洛推求學記⑥三成同學日伙食費<10元

本周,我印發了120份調查表,調查范圍范圍涉及大中專(包括盲生)各個專業的同學。周四在其他幾位熱心同學的協作之下,完成了統計和分析工作。
同學在統計分析調查數據
分析完后的調查表和匯總數據
圖一,平均月生活費多少元?
圖二,日均伙食費多少元(不含零食)?
圖三,如果不吃飯,會選擇哪類零食(多選)?
圖四,自認為每月多少錢伙食費算是合理的?(不含零食)
圖五,自我感覺每天的營養攝入是否充足
圖六,每天主要的營養來源是
圖七,每天是否應該通過吃雞蛋和牛奶來補充營養
圖八,對學校食堂的滿意度
圖九,每月在校就餐的次數
看完餅狀分析圖,想必大家都發現較為突出的問題了。月平均生活費處于中低水平,同學們目前已經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中了,只有2%的同學每天都保證吃到肉類。有過大半的同學,覺得自己每天是處于營養不良狀態中的。
我們全校共有一千人左右,這次調查選取了100多人,調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不知道每位同學填寫的是否“真實”,但現實情況就擺在那里了,即使當做參考來看,也是有一定價值的!
調查結果分析結果出來后,我一直在思考幾個問題,食堂伙食和衛生方面為什么會那么差? 同學們對營養為都不重視?是因為生活費還是其他原因?導致這些問題發生的原因是什么?諸如此類問題有很多,我想這里面可能摻雜著許許多體制和利益方面的問題,很復雜,很敏感,我自知“人微言輕”,在感嘆的同時,我只有盡可能的向學校反映說明情況,希望能有一定的改進。
從高中到現在,回頭看看,周圍的同學幾乎都處在營養不良的狀態中。每天大量的垃圾食品和碳酸飲料下肚,在感嘆他們“無知“的同時,暗暗“慶幸”自己幸運,早早就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都說“一個母親的素質,決定一個民族的素質”,這個素質不僅體現在道德和行為上面,更重要是的體現在身體方面。好在中醫養生漸入人心,青少年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中醫下一代的希望,已經開始崛起了。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