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為何要賠850萬美元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徐筠在談到人造脂肪的問題時對記者說了這么一句話:“這是一個新的課題,所以長期以來很多人,包括學者在內,都沒有認識到它的危害。專家都這樣,老百姓知道的就更少了。”也正因為如此,作為食品提供者的生產廠商應該對人造脂肪的問題負起一定的責任。
記者打電話到某食品公司詢問有關人造脂肪的事情,一位企劃部的工作人員說:“大家都在用,我們是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添加的。”當記者問到是什么標準時,卻沒有得到正面回答。張堅主任告訴記者,2003年他們剛開始做研究的時候,還很難在市場上找到標明含有人造脂肪的面包,但現在到面包店里一看,數量大大增加,尤其是一些小廠家生產的食品。他認為,這主要是和人造脂肪價格比較便宜有關,包括很多大公司在內的眾多食品企業對人造脂肪的危害也沒有足夠的認識甚至毫無所知,導致人造脂肪“到處都是”。記者在超市里問了幾名消費者,當他們聽到人造脂肪來自植物油時,都發出了同樣的疑問:“植物的不是健康嗎?”也許正是為了“配合”這種認識,不少廠家在廣告中打出“植物奶油”的宣傳語來,有意無意地迎合大眾“只要是植物的就健康”的觀念,誤導消費者。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外企業認準了歐美掀起的“反人造脂肪風”,紛紛推出代替人造脂肪的新產品。如芬蘭一家食品公司開發出一種生產含高植物固醇的植物黃油的新方法,瑞典的人造奶油生產商則成功研制出了人造脂肪替代物———新型脂肪酶,去掉了含有人造脂肪的成分。在美國,立頓、雀巢等公司也已經在一些食品中減少甚至去掉了人造脂肪。這些廠家表示,雖然并沒有法令規定他們必須這樣做,但消費者的健康高于一切。
雖然目前國內企業缺乏認識,相關立法也需要時間,但石階平老師表示大家不必過分擔心。因為中國人和歐美人的飲食習慣不同,黃油等食物吃得較少,因此人造脂肪的攝入量不會過大。張堅主任也表示,人造脂肪在人體內積累到一定的量才會產生危害,人們只要注意避免購買標簽上注明含有“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或“起酥油”的食品,同時少吃大量使用人造脂肪的煎炸烘烤食品就行。另外,歐洲人普遍選擇用天然植物油制作的食物,也值得借鑒。
(《環球時報 生命周刊》駐德國特約記者:青木、駐美國特約記者:夏雨、記者:張靜)
?
- [營養均衡]麥當勞,為何要賠850萬美...08-28
- [營養均衡]<別有病>營養均衡起居有度08-08
- [營養均衡]<別有病> 工作 運動和營...08-08
- [營養均衡]<別有病> 疾病分類垃圾食...08-08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