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人物>> 鐘南山:談醫改成功的標志!

鐘南山:談醫改成功的標志!

byb.cn
[人物] 作者 :BYB.cn 日期:2009-3-14 11:10

  “我從來不同意醫學院的學生一畢業就到鄉下或社區去當全科醫生,根本行不通,而且促使了他想辦法離開。”日前,在京參加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中華醫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廣東省科協兼職副主席、廣州市科協主席、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向記者重申了自己一貫的觀點。他認為,醫學院的畢業生必須在大醫院輪轉、培養三年再下去,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社區醫療人才困局緣于環境

  鐘南山代表表示,建立社區醫療網絡是一項系統工程,并不單純是一個衛生硬件投入的問題,而這個問題并沒有被更多的人所認識。他認為,這項系統工程包括硬件投入、教育投入、人事財政投入和醫學科研投入四個方面。

  現在,大醫院人才供過于求,而社區醫院卻招不到人。為此,鐘代表最近做了一個調研,結果顯示:在北京地區,社區醫院里大學生只占33%,其他都是大專生和中專生;在廣州,社區醫院里大學生只占28%,其他也都是大專生和中專生。調研結果還顯示出一個問題:在廣州,近五年之內,分到社區醫院的大學生有1/3改行去做醫藥代理。

  鐘南山代表對此憂心忡忡,他認為,目前根本就沒有一個醫學院畢業生提高、發展的環境。針對社會上對于大學畢業生不安于本職工作的一些微詞,鐘代表表示,這是環境的問題,“我不認為是大學生的覺悟造成的。”

  系統工程需各方要齊抓共管

  至于好的環境如何建立,鐘南山代表認為必須通過系統工程來干預。他表示,現在總是說衛生投入不高,好像政府投點錢就行了,其實遠遠不夠。政府投入8500億,如果大多數都到大醫院去了,社區醫院的問題還是沒法落實。鐘代表認為,教育部門要下大力氣,研究如何培養合格的學生;財政、人事部門一定要解決社區醫生的待遇問題。所謂系統工程,就是不能還像過去那樣把問題只局限在衛生口,財政、人事、教育部門都要管,都要負起責任來。每一個方面的工作都落實了,才有可能真正改善社區醫療和農村醫療。

  其實,鐘南山代表提的這些問題在廣東一些地區,如番禺、珠海、深圳等,已經開始落實了。以番禺為例,那里最近三年將在城鎮和社區醫療建設方面投資1.7億元,其中3295萬元用于建立18個社區定點服務站,1900多萬元用于把招來的畢業生送到大醫院去做全科醫學的培訓,每人每年3.5萬元培訓費。番禺的目標是每35000個居民有8個醫生,這8個醫生的工資由政府來解決,每人每年不少于7萬元。

  大醫院病人越來越少,醫改就有希望了

  鐘南山代表特別提到要改變整個中國的醫療衛生結構。他說,西方國家的結構是三角形,而我們現在的三角形是倒著的。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鐘代表解釋,大醫院一年從政府拿到的補助只夠維持兩三個月的運轉,它要自己想辦法活下去,就得拼命擴大,結果大醫院什么病都看,因為收入越多才越能發展。


  鐘南山代表展望,醫療衛生結構改變了以后,社區醫院搞好了以后,大醫院將來的發展方向是病人越來越少,這樣醫改就有希望了。

  病人越來越少的結果是大醫院可以騰出時間專門去研究、攻克那些疑難病癥,而不必再把主要精力放在常見病上。鐘代表總結道:醫改成功的標志就是大醫院病人越來越少。新醫改8500億怎么花得值醫保投入增加 看病能少花錢嗎?醫院院長都是假老板 利益各方激辯公立醫院改革醫生待遇、醫患關系如何改善?社區醫院為什么“叫好不叫座”?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