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北漂實習記15-中醫實習生困惑

①:加強中醫基礎理論學習
老師告訴我說:"學好中醫基礎是入門的關鍵,中醫基礎是對中醫經典的淺顯認識和概括,是學習診斷學以及內外婦兒科的前提和基礎",由于專業側重點不同,大學期間,我們學習的重心主要在推拿手法上,中醫基礎理論學習較少,基礎相對薄弱。
實習中,有不少同學因為中醫基礎理論學的不扎實,經常會出現被老師問倒的現象。第一次回答不上來,第二次......,當老師不問的時候,也是對學生失去信心的時候。
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實踐,理論知識不扎實,必然會加大臨床出錯的幾率。老師說:"實習期間,臨床老師會不斷考察學生的水平,根據學生的水平分出層次,理論基礎不扎實的學生,基本是不讓上臨床的,主要是怕出醫療事故"。我轉念一想,與西醫的標準化不同,中醫表現更多的是差異化,出了醫療事故,基本上是無本可依,有口難辨。
②:珍惜臨床機會
找中醫診病時,人們一般都習慣去看"老中醫",中醫這行業在年輕的時候吃虧屬正常現象。老師告訴我說:"實習生剛剛出道,學好中醫基礎的同時,要珍惜每一次臨床機會,中醫最重臨床實效,經驗需從臨床中獲得"。看臨床老師診病,也是激發促進學習的一個過程,先看別人怎么做,認真體察感悟是提高個人水平的重點。"老中醫"也是這樣一步一步熬過來的。
③:不斷學習總結
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不要停止中醫學習,尤其是對于經典的東西,要努力背誦,傳承前賢的學問。雖然知道中醫里面有寶貝,但還要親自彎腰去撿,最后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不管通過何種途徑,不斷去了解學習有關中醫的相關知識,說不定哪天在臨床上就會用的上。
不管任何職業,都是從低到高開始做起的,像麥當勞中國區副總裁繆欽,更是從刷廁所、洗餐盤開始,最后一年連升七級,成長為麥當勞中國區副總裁,而對于中醫則更是如此。不管在醫院里做什么,只要學著做個有心人,都能學習到知識。有道是,道不輕傳,想一想,師傅苦學多年的知識,怎可隨便都給別人呢?如果我們這么年輕就很容易成功了,豈不是醫生這個職業就沒有了門欄,是個人都可以當醫生了嗎?我相信,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真有一顆熱愛中醫的心,相信總有一天會被上天眷顧。
中醫是一門非常有靈氣的學科,不是誰都能夠學的,學中醫注定要忍受孤獨和寂寞。實習的過程也是"取經"的過程,"取經"取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經歷!
- [網友]花溪:傾訴 讓咽痛消失06-09
- [網友]花溪:油拔排毒的具體方法02-23
- [網友]花溪:讓我們一起做油拔02-16
- [網友]花溪:糖尿病人的食譜07-10
- [網友]花溪:老公降糖記07-01
- [網友]宇峰:驚竦-竟從膝蓋里拔出...10-20
- [網友]花溪:節后的深度灌腸效果驚...10-14
- [網友]印善:體會春三月的"發陳"05-2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